《复体》的那些缺陷,正体现了互动电影游戏的尴尬
在停车场的短短几分钟,玩家就了解了主角的诸多细节:兼职大学生(有知识),家里没钱(身世一般),喜欢豪车(有发财梦),情感生活贫乏(单身狗),还有点小骄傲(看不起那个土豪男)。反观《复体》,主角的形象却非常扁平:性格偏向温柔,知识分子,没了。 因此,从《晚班》各方面的表现来看,这本就可以是一部不错的电影。搭载了抉择互动后,就成为了表现力很出色的互动电影。 而《隐形守护者》,在画面表现力上则是另一回事,毕竟大部分玩家看到的都只是“PPT”,偶有视频。 ![]() 但在抉择互动上,《隐形守护者》可谓全程充满爆点。开局选错就可能直接给送到边区去,过程中每一次错误都可能使这条剧情线戛然而止。这就使得玩家在过程中会对于抉择时刻更加关注,并主动尝试推导不同选项可能的结果。“PPT”的形式也并不影响游戏体验,因为玩家的注意力都被足够丰富的画面,足够有感染力的配音及大量抉择所吸引。 表现形式上,这是两款截然不同的作品。殊途同归的是,二者在“互动电影”上各抓住了一个重点并发扬光大。电影向与抉择向(游戏向),或许也是互动电影发展的两条科技树。 电影向,则需要在先成为一款合格电影后,进一步深入,搭载合适的抉择互动。考虑到镜头成本问题,电影向互动电影做出太多影响剧情的抉择本就不太实际,但类似于《晚班》这样的性格抉择(自私还是无私)、短线小剧情抉择(是否借车给妹妹),就可以既控制成本,又丰富了角色形象,强化玩家代入感。前期抉择,大致就作为电影向互动电影表现力上的辅助手段。后期抉择,则需要在粗暴的“二选一”基础上进一步包装。与其像《复体》那样简单得选择谁去送死,不如包装成对话式抉择,用不同台词推导后续剧情。 游戏向,则可以沿用《隐形守护者》的“PPT”式手法,为抉择互动腾出足够大的发挥空间,也能一定程度用图片规避演技难题。在这类“PPT”互动电影中,配音和音效则成为了灵魂所在。 4《复体》游戏评价 游戏标签:冒险,互动电影,惊悚 游戏体验:身为电影,差强人意。抉择部分也缺乏深度,简单粗暴。野餐很吓人,也是全程唯一惊悚元素。 游戏内容时长:1-2个小时 适用玩家人群:互动电影玩家 性价比:一般 是否推荐:虽然Steam商店评价尚可,但相比起同一类型的互动电影,威尔士互娱前作《晚班》来说,各方面差距较大。因此并不推荐。 来源:x1up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