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游戏中的虚构文字
实际上,《塞尔达传说: 旷野之息》中的希卡文早已被破译,其完整字母表可以在网上找到9。游戏中使用这种 “文字” 加密了很多信息,其中有些甚至直接指向了主线谜题的答案——在这里就不加以透露了。 ![]() 完整的希卡字母表,和游戏中部分文字的译解。 为异世界设计文字 在虚构作品中设计文字,是一项完全视觉化的工作——如果是小说中,只需一句 “这里用某某文字写着”;但如果是电影或游戏,就必须要呈现出文字的具体造型了。而这项工作实际上只和作品的整体美术风格相关,甚至所呈现的文字可以完全没有具体含义。 在这种情况下,遵循一定的规则来设计文字,就成了一种 “彩蛋” 性质的小心思。从表面上不会为人注意,但确实能为作品增加深度——能给爱好者们提供分析挖掘的机会,这又何尝不是作品本身意义的延伸。 《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中的希卡文是 “根据美术风格设计文字” 的典型例子。高度几何化的造型反映了希卡种族的高科技水平,而点和线的组合则契合了游戏中古代遗物的花纹。 根据制作组所述,游戏中希卡遗物的设计风格来源于日本的绳文时代,这是一个不太为人所知的史前文明10。场景中的纹路造型结合发光效果具有极高的识别度,而镌刻在上面的希卡文字,看上去如同装饰纹样一般。 ![]() 绳文时代的陶器(左)和游戏中的遗迹 “试炼神庙”(右)。(japanese101blog.wordpress.com) 同样在这部游戏里,还出现了两种其他的文字。海利亚文是游戏中的 “当代” 文字,看上去较为原始,与农耕社会的科技水平相适应;而格鲁德文仅在一座沙漠小镇中被使用,对于主角而言是一种充满异域风情的外国文字。1112 ![]() 《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中的海利亚文(左)和格鲁德文(右)及其字母表。(zelda.gamepedia.com) 海利亚文在历代《塞尔达传说》游戏中都有出现,至今已发展到第六代11。从造型上看,这代海利亚文上带有拉丁字母的影子;而一头钝一头尖的笔画,则让人联想到楔形文字(Cuneiform)。这是公元前 31 世纪由古代苏美尔人创造的文字系统,作为人类最早使用的文字之一13,楔形文字或多或少地影响了虚构作品中文字的设计。 ![]() 楔形文字石板。(yourdictionary.com) 字体、字符和编码 严格来说,这种基于现实文字所构造的 “虚构字母表”(fictional alphabet)并不能称为一种 “文字”(script),而仅仅是对现实文字的加密:用 “希卡文” 书写的英文段落,本质上还是英文。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类虚构文字实际上就是 “字体”(typeface)一种最极端的情况。对于同一个字母比如 A,不同的字体会以不同的造型来呈现;那么 “希卡文” 也不过是把 A 的造型改变得比较严重了点而已。 ![]() 现代拉丁大写字母的原型(左)和各种字体的 A。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