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里所有的大生意 快被这位你不认识的“掮客”包场了
实际上,国际大投行与上市公司不过是“一夜情”,与大基金才是“长久夫妻”。企业要上市,投行要承销,总是倾向于多分配给有实力的大基金。但基金无利不起早,投行不压价,谁当接盘侠?李国庆愤怒的,正是投行这种串谋压价的行为,严重损害了上市公司利益。 而美国投资人对中国公司的估值理解,也偏差得厉害。他们懒得理解“你是谁”,总是让你解释“你像谁”,比如当当跟亚马逊一类比,财报、公式一套,估值马上出来。要是你的商业模式找不到类比对象,那在美国投资人看来,你的公司没准有猫腻。 总之,不管是阿里巴巴、携程、新浪、百度还是南方航空,甭管你在中国有多牛,去了美国资本市场,都得找一个“对标”的美国公司,才算有点辨识度。 这件事,让包凡开始了审慎的反思。 在华尔街打拼多年,包凡深知金融从来都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在大投行,分析师这种底层金融“民工”,大都是数学精湛、工作勤奋、安于现状的华人;中层经理中,印度人倒是不少;最高层,则永远是犹太人与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天下。 包凡从不相信什么种族决定论。但在金融博弈的大棋局上,日本、俄罗斯、东南亚都先后败北,真正大赢家始终是英美一脉。未来,中国人如何去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包凡的答案是,一定要打破欧美投行的上市垄断,哪怕陪跑,也要参与。再不拿牌照、扩规模,就只能任人宰割。这个道理,是他在格斗当中悟出来的,“被打到时,你绝不能退缩,必须马上打回去。遇到困难,也只能迎难而上,坚决顶上去。” 2012年、2013年,华兴先后拿到香港、美国的券商牌照,从精品投行跃升为综合型投行。从此,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终于有了中国人自己的投资银行。 2013年6月,跨境电商第一股兰亭集势在纽交所上市,成为华兴操刀的IPO第一股。拿下这笔承销大单,只因为包凡与兰亭集势董事长郭去疾是不折不扣的“好基友”:当年,郭去疾还在谷歌中国当首席战略官时,包凡就常去“勾搭”他下海创业。这次,华兴虽是副承销商,却带来了三分之一以上的融资订单,令包凡足够满意。 与京东的合作,则堪称华兴融资与IPO的经典。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