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八年兴衰史:起家与突围、转折之年、焕发第二春
左是守城,修炼内功,增强免疫力,其一,防范微信在移动端的侵蚀;其二,围绕用户体验建设社交生态圈层;其三,扛住董事会在盈利上的压力,养鱼为先,钓鱼推后;其四,好好重视开放平台的作用,多找点货真价实的“合作伙伴”;其五,让用户通过自然市场的方式来产生热门话题,少干预、不引导、降浮躁,让微博真正成为用户生活的投影。 右是拔寨,主动出击,提高竞争力,砍掉微博架构当中80%的无效或低效功能,从用户需求层面着手思考下一个杀手级应用,拥抱大数据时代,让新浪微博带领新浪回归技术驱动的企业,对内可以加强和百度、阿里巴巴的联系,对外多研究硅谷那群极客们对Facebook等社交网络的改造趋势,必要时刻敢于革自己的命,微博微信最终都会死,但人的社交需求是永生的。 不知道现在的微博会如何回答这七个问题。 三、焕发第二春2014下半年-2017上半年 如果要用三个字来形容这段时期的微博,我想“第二春”则是一个极为恰当的一个词。先看一组比较枯燥但是却无可撼动的财报数字: 截至2017年6月,微博月活跃用户达3.61亿,日活跃用户达1.59亿,继续保持稳定快速增长。微博商业化效率快速提升,第二季度微博营收达17.3亿元,同比增长79%,净利润5.92亿元,同比增长152%。而在2016年全年,微博月活跃用户数全年净增7700万,达3.13亿。日活跃用户数也增长到了1.39亿。 事实上,微博的布局从2014年,就已经开始。 (1)用户下沉 2014年,微博将渠道下沉作为主要任务。微博的下沉举措包括以下三大方面: 内容领域的下沉-社交媒体平台下沉到垂直细分领域 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微博开始细分了时尚、股票、旅游、电影、汽车、美食、美容、寻医、服务等垂直领域,且仅仅用了半年时间,微博就已经成为了国内最主要的电影点评平台,成为了旅游分享和商家点评领域的榜首。根据2016年微博财报可知,垂直领域头部用户阅读量年对年增长74%,且2016年新增9个月阅读量过百亿的垂直领域:美食、电商、教育、综艺、区域博主、体育、幽默、情感、电视剧和美食。 根据新浪发布的《2015年微博电影营销白皮书指数》,2015年,微博完成了“认知-售票-口碑”服务闭环的构建,形成了中国最大的电影营销平台和用户社区,2015年微博电影话题数量21135个,单个电影话题讨论次数是普通话题的50倍,阅读次数是普通话题的107倍,更容易成为热门话题。且全年电影话题阅读次数为2975亿。 整体用户结构的下沉-一二线城市下沉到三四线三四线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