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D闯关青春期:不安、扩张、横冲直撞
一位长期关注互联网项目的投资人表示,他们会建议公司提前做好预判,“什么样的事情有可能碰到监管红线,提前储备具有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比如之前的3Q大战,腾讯处于被动地位就是因为没有预案。” 监管和创新的矛盾,在一定时期内是必然存在的,也是TMD出海首要解决的问题。 “尤其是意识形态范畴的企业,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会受到监管的压力。比如,今日头条通过人工智能掌握用户数据再做推荐。掌握的用户信息越多,面临的质疑也就越多。Uber在全球遇到的政策问题,滴滴也会遇到。目前来看,国际化的起步都不错,但是能否真正做好,还很难说。”Keso说。 在他看来,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国际化还没有多少成功经验可以被参考和复制,TMD需要做很多的摸索,挑战很大。但国际化是必选项,不是可选项。 张一鸣在前不久公司6周年内部大会上提到,头条现在的愿景是做“全球创作与交流平台”。2018年的关键词也是全球化。 从2015年开始,滴滴先后入股了美国本土打车软件Lyft、东南亚的Grab、入股巴西打车软件99、印度的Ola。2018年2月,美团投资东南亚出行平台Go-JEK和印度版外卖平台Swiggy。今日头条在印度投资Dailyhunt、在北美收购Flipagram。而且在日本,TikTok(抖音国际版)已经在App Store排行榜第一位。 许良分析称,国际化最快的,是文化敏感度不高的领域。“工具型企业的出海最容易,游戏其次,然后是打车等服务应用,最难的是电商、内容和非技术类的企业。”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小巨头一路高歌猛进,攻势凌厉。但是人口红利、流量红利的消失,势必带来存量市场的抢夺,TMD不甘于躲在AT的影子下,必须面对巨头的试探和阻击。 目前的状况是,滴滴背后站着腾讯和阿里,显然与腾讯关系更亲密。美团在与阿里决裂后,也转身亲近腾讯。唯独今日头条依然未选择站队。 早期,滴滴和美团更像是AT在细分市场的代理人,但是如今的TMD已经不甘于只做代理人。 但在大多数投资人看来,TMD中再出现AT级别的互联网巨头,难度都太大。原因是,从美国的Google、Facebook、亚马逊到中国的阿里和腾讯,解决的都是最朴素的需求,越基础的需求,边界越广。TMD所解决的需求在此之上,各种角色之间的耦合越来越深,对创业者的要求越来越高。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