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腾大战”中那些让人头疼的问题
头条的四处惹事让腾讯十分头疼。腾讯是做平台的,头条的新闻、视频都通过其平台进行传播,因此如果其中的内容出了事,那么腾讯必然会承担连带责任。这就让腾讯感到很痛苦——头条的内容受欢迎,长的是它自己的粉,但如果出了问题,一起跟着受罚。正赶上最近监管部门对整个网络的监管逐步趋紧,以“头条系”产品为代表的第三方产品就成了腾讯的一大块“负面资产”。 怎么才能避免这些“负面资产”带来的影响呢?从腾讯的角度看,大概有两条路:一是保持对相关产品的开放,同时加强对内容的审核,以确保传播内容的健康。二是快刀斩乱麻,对这些产品予以封杀。前一条路似乎更为温柔,也更符合道义,但其对腾讯而言却是无法承受之重。事实上,今日头条在屡遭约谈后,已经雇佣了大量人员对内容进行审核,但即使如此也无法确保内容毫无问题。这意味着,如果腾讯要保证内容的安全,势必要投入相当的人力和财力。更为关键的是,这些投入完全不能给腾讯本身带来任何收益。用经济学的术语讲,在这个过程中,腾讯需要承受巨大的“负外部性”,而得不到任何补偿。如果考虑到这点,那么腾讯的选择自然就只剩下了一个,就是对这些产品进行封杀。 需要说明的是,正如我们之前指出的,腾讯其实并没有对“头条系”产品进行完全的“封杀”,用户通过复制粘贴链接的方法仍可以对有关视频进行分享。腾讯这个“网开一面”是颇为值得玩味的——用户进行复制粘贴,说明其本人已经对其分享的内容进行了判断,因此如果其分享的内容有问题,更多的责任就在其个人身上;而如果用户是直接点击分享的,那么就很难认定其对分享的内容进行了判断,一旦出了事,疏于审核的平台将难辞其咎。可见,这一个小小的举动,确实也体现了腾讯的良苦用心。 一些观点认为,腾讯封杀外部视频,但却允许自家的腾讯视频的传播是不正当竞争。我认为,如果腾讯是出于规避责任的考虑封杀外部视频,那么上述指责就不成立。原因很简单,所有腾讯视频在上传时都已经过了腾讯的审核,因此如果出了问题,责任将完全由腾讯承担。换言之,由腾讯旗下的微信和QQ发布腾讯视频,事实上已经把这个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外部性内部化了,这一点是和外部视频有本质不同的。 跳出“头腾大战”,我们可以看到不清晰的平台责任已经成为了制约平台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平台的本质是撮合交易和交互,它是具有“二重性”的。按照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梯若尔在其新书《公共利益经济学》中的说法,除了具有一般企业的属性外,平台还要扮演市场“守望者”和规制者的角色。既然平台也是规制者,那么它的职能就难免和另一个规制者——政府的职能发生重叠。在这个背景下,界定哪些问题应该由政府管,哪些问题应该由平台管就十分重要。如果不界定这个边界,那么平台企业就会无所适从,进退失据——管少了,出了问题要担责任;管多了,又难免有公器私用之嫌。从这个意义上看,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尽早界定政府和平台之间的责任界限、认定平台究竟有多大的规制权力,对于平台的健康发展将是十分重要的。 监管算法还是个大问题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