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幼儿体育发展的“热”与“需”
四是急需扩大和增加幼儿园、社区的幼儿体育活动空间和器材。目前,多数幼儿园体育活动空间小,体育器材的数量和种类也少,而且配置不合理。虽然有些幼儿园会根据他们有限的空间来配置器材,但却没有考虑到使用什么器材能够帮助孩子们全面均衡发展的问题。 除了幼儿园以外,我们也调查了社区,在社区里,中老年人的体育场地比比皆是,但却没有专门的幼儿体育场地。 五是急需研究制定幼儿体育特色课程和专项运动技能学习(练习)标准。目前条件较好的幼儿园都开设了体育特色课程,如:足球、篮球、快乐体操、轮滑等,有的幼儿园还被命名为体育特色幼儿园,那么为什么有这么多幼儿园对开设体育特色课程跃跃欲试?原因有两个:第一,受家长和孩子们的欢迎。第二,为幼儿园自身带来生源,特别是私立幼儿园。 但目前缺乏幼儿专项运动技能学习(练习)标准,其科学性、适宜性难以保证。我听到来自各方专家讨论:孩子们现在踢足球,打篮球,玩体操,会不会有早期专门化的嫌疑?会不会对孩子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伤害?在我看来,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对幼儿运动技能进行科学化、标准化的指导。 六是急需开展幼儿体育相关制度、标准的研究。现在虽然多数幼儿园开设有体育特色课程,但是普遍缺乏幼儿园体育场地器材的配置标准、幼儿体育教学标准和教材、幼儿运动项目技能学习标准、幼儿体育教学指导纲要、幼儿体育教学评估标准、幼儿身体活动指南等,因此急需开展这方面的系列研究。 幼儿体育发展思考 旺盛的幼儿体育需求给幼儿体育的发展带来了强大的驱动力,形成了众多“热点”,而透过“热点”和“需求”我们也看到了一些问题。 (一)“热”的特点: 1、由下而上热,基层先热 企业、幼儿园、社会组织是幼儿体育“热”的驱动者,这种底层热潮很早之前就出现了,但是在2017年国家体育总局才第一次提出幼儿体育工程,这说明什么?虽然国家体育总局“热”的比较晚,但是也开始“热”了。 那教育部是否“热”了呢?教育部有两个职能部门跟幼儿体育相关。第一是教育部的体育卫生艺术司,主管全国的大中小学校的体育教育。第二是基础司,主管我们的学前教育。那么,学前教育中的健康板块,能否真正将体育凸显出来?涉及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培养课程体系又能否突出体育知识和技能?我觉得这可能是作为教育部门值得思考和商榷的。 2、社会与市场先热、政府慢热 现在社会各界早已开始关注幼儿体育,如协会、关工委、基金会等。而政府介入的方式,可能是由各省市体育局挂名的方式多一点,但是真正操作的基本上是各个项目协会。所以,政府的“热”比较慢,或者是说,政府的介入相对比较浅。 3、体育部门先热,教育部门还未热 现在体育部门已经关注到了幼儿体育,但是教育部门可能还在“预热”阶段。 4、外层先热,中间层和核心层未热。 整个幼儿体育文化分成三大层面,有外层也就是物化层,也有中心层、核心层。目前,幼儿体育的“热”主要表现在物化层面,即零售业、制造业。那么,对于我们中间层与核心层——关于幼儿体育的管理制度、幼儿体育的理念、幼儿体育的各种指导思想、目标、原则等,还没有热起来。只有当三大层面全都热起来以后,幼儿体育才能真正的热起来。 (二)“需”的无奈 1、急需称职的幼儿体育教师,找市场?找社会?找政府? 排在第一位,也是目前幼儿体育最急需的,就是称职的幼儿体育教师。据我所知,现在的企业和高校在联手培养幼儿体育教师。 2、幼儿体育活动空间、器材不足,找谁?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