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电动车产业发展白皮书
整车均价上升的主要原因在于锂电池的大规模运用。尽管目前锂电池产能规模在不断扩大,但由于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对动力锂电池的需求在不断提升,锂电成本下降有限。同时新国标对整车重量的限定几乎锁死了铅酸电池的应用,加之原材料和生产成本的提升,未来电动车涨价将是必然,预计涨幅在10%-25%左右。 针对电摩车型,3C认证等成本的加入对于市场价格的影响有限,但未来这一领域中高端车型的比例将会明显上升,这将直接造成电摩均价的大幅提升。预计未来三年电摩品类车型的平均零售价格年涨幅在10%左右,但很难超过4500元人民币。 ●4.1.3 品牌市场变化预测 目前电动车市场品牌集中的大趋势是一定的,但在未来三年内,全国和区域型的电动车品牌数量将缩减至20个左右,中小品牌数量和市场份额将会剧烈萎缩。预计到2022年,一线品牌年销量门槛将提升至200万辆/年,二线品牌年销量门槛将达到50万辆/年,主流品牌数量将缩减至15个左右。 目前销量排名靠前的品牌在未来三年内基本不会发生太大变化,但销量排名可能出现较大变化,而年销量在30万-100万辆的品牌将会出现大的洗牌,且不排除头部品牌完成对中小品牌打包收购的可能性。 区域性品牌在未来三年内仍将保持一定的竞争力,但未来逆袭成为全国性品牌的概率较低,市场份额难以持续扩张,这里不排除未来多家中小品牌抱团谋求突破的可能性。 ●4.1.4 海外市场前景研判 2018年我国电动车受到中美贸易摩擦以及欧盟反倾销调查的影响,出口受到了一定影响。但从需求层面来看,欧洲地区和美国市场对于电动车的需求量近年来保持了高速的增长态势,而东南亚地区和拉美地区的需求量尽管不大,但总体也保持一个稳定的增长势头。海外市场的争夺将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电动车企寻求增长的重要来源。 由于欧洲和美国对于产自我国的电动车及其零配件划定了不合理的关税标准,国内电动车产业链对此进行了充分准备。根据欧盟统计局数据,2018年上半年,来自中国的电动自行车占到了欧盟电动车进口总量的73%,新增部分中来自中国的产品占到了84%,欧盟的反倾销措施收效有限。 为了规避高额关税,部分厂商采取了转口贸易的方式,甚至有厂商已经开启了海外总装基地建设计划,进行海外市场产销一体化布局。 4.2 产业创新带动产品升级 ●4.2.1 产业链积极创新升级 零部件配套企业的创新升级为电动自行车行业带来了全新的活力。目前供应链已经利用新材料新工艺开发出更加轻量化高强度的车架产品,结合锂电池应用比例的不断提升,,整车重量在不断下降。更加轻便的电动自行车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骑行体验。 另外,部分企业改变原有生产方式,引入汽车工业中常用的3D锻造工艺,从根本上消除了焊接工艺容易出现的脱焊缺陷,极大降低了受力部件的断裂几率。 ●4.2.2 机器换人提质增效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