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集:一个没有理想的电商“印刷机”?
再者,云集在社交裂变获取流量的过程中,建立起了庞大的信任用户池。先是通过低价吸引用户,当用户注册云集App成为会员后,除了在购买产品时能享受比非会员用户更优惠的价格;然后是提供赚钱的渠道,会员可以通过推荐、分享而达成购买的方式,获得平台奖励进而促进平台交易的整体提升。“省钱+赚钱”的模式吸引来了众多用户,据统计云集用户的复购率达93.6%。 再看Costco,美国会员制仓储式超市Costco成功关键要素有两个。第一,长期的好口碑让会员高度认可。第二,会员可以享受价廉的商品、优质的服务。据悉,2018年,Costco全球会员达9430万,2018财年Costco的会员费收入为31.4亿美元,而收归企业总利润为31.3亿美元。这意味着,会员费收入虽然在Costco全年1384亿美元营收中只占了2.2%,却创造了100%的营业利润。 现在有一个问题:云集能和Costco一样做到几乎完全放弃商品销售的利润,只通过收取会员费来实现盈利吗?答案是不可能,而且不止云集不可能,国内各大电商平台也不大可能。 云集对标Costco,有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意味。可事实上,中国会员电商直接按照美国方式很难做起来,因为中美电商市场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并且两个市场的用户消费习惯有着很大的差别——国内消费者尚没有养成买会员的习惯。由此,身负“原罪”的云集还将会面临巨大的市场挑战。 “传销”黑历史 从社交电商市场崛起,云集“激励体系和晋升制度”在一定程度为平台的稳健发展奠定了用户基础,但也埋下了暴雷的隐患。回顾云集的发展历程,历时3年GMV突破百亿,在用户野蛮增长的背后,是云集基于三级分销拓展用户的方式,但也正因在这样饱受诟病的模式中成长,让云集贴上了“传销”的标签。 云集最早的模式是两层的会员传导机制,用户每年只需缴纳365元“平台服务费”即可成为云集微店店主,然后可以邀请发展新店主,邀请新店主可获得相应的奖励,新店主邀请的下一个新店主也可以从中获取提成。另外,当店主邀请到160名新店主,就可以升级为“导师”,团队人数达到1000人,可以再次升级为“合伙人”,合伙人又可以享受相对应的嘉奖。 云集依靠三级分销实现用户增长的欢乐日子没有持续太久。2017年,社交电商监管趋严,5月份云集被浙江省工商局认定涉嫌网络传销行为,发布公告“云集微店2016年2月以前的经营行为系网络传销,罚没958.41万元。”紧接着在同年8月,腾讯也开始向三级分销平台们伸出手,接连宣布永久封杀环球捕手和云集微店。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