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26年:俞敏洪的生意经
2011年夏,北京新东方优能中学“线下50元课”的低价班,从高中向下拓展,并在之后的几年将这一策略推广至全国的分校。这场战役让优能中学一举成名,当年就实现了2000人报名学习、400人秋季续班,为高中课程储备了大量生源。 50 元入口低价班的提倡者,北京新东方学校优能一对一部总监、东方优播 CEO 朱宇曾提到过,“我来新东方是 2008 年,当时新东方是我见过所有机构当中唯一不重视续班的机构”。 可以说,抢占初一、高一入口年级是新东方优能中学最重要的战略部署之一,也使得优能中学在K12市场后来居上。而免费策略不仅让老师获得物质上的收益,更获得了精神上的激励,优能中学也因此成为最有战斗力的教学团队之一。 全新的年龄层次——泡泡少儿 2004年新东方创办“泡泡少儿英语”品牌,主要面对3至12岁的儿童,即以小学为主,后逐步将教育体系扩张至少儿全科培训。 如今,泡泡少儿教育在全国60多个城市建立超过480所学习中心,提供包括英语、语文、数学和泡泡夏冬令营等在内的一站式教育服务,成为新东方覆盖区域最广的一块业务。 “其实新东方泡泡少儿原来完全不在我的思路中,我觉得新东方的业务线从大学生延续到中学生就差不多了。”俞敏洪在“老俞开课”中曾这样说道。 当时的俞敏洪或许还没有意识到,尽管中、小学培训之间不存在竞争矛盾,但是有着“小升初”升学压力的小学毕业生,其实正是优能中学的入口层。抓住这块市场,不只是新东方K12业务的延伸,更是决定着其中学生源的持续性。 在泡泡的发展过程中,一路也是充满着曲折。 2010年,新东方开始泡泡新课程“双优”的研发,但在推出时遭遇挫折,导致招生人数下降。2014年,俞敏洪将时任南京新东方校长的罗沫鸣空降泡泡项目推广中心,负责泡泡少儿的推广和产品迭代。 “我坚信二八法则”,罗沫鸣曾公开对媒体表示。上任后的罗沫鸣以南京少儿教培市场为突破点,从总部调集运营人员集中做销售和推广,当年10月,南京泡泡少儿业绩增长50%。 南京试点成功后,泡泡少儿以“新课程不加价”“先试点后铺开”策略,在武汉、上海、太原等城市进行扩张,“双优”体系在全国铺展开来。 值得一提的是,泡泡少儿提出的“七步教学法”已经成为集团K12业务全面推广的标准教学作业程序。它将教学管理和教师授课过程结合,最大程度减少教师个人因素对课堂的影响,是“名师战略”转向标准化教学的标志。 总的来说,从留学培训到K12教育,是新东方走出的关键性一步,在资源和资金的倾斜下,新东方K12营收占比逐年攀升。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