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西安站长网 (https://www.029zz.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编程 > 正文

内容付费后,微信内容生态将会迎来怎样的变化?

发布时间:2020-01-19 13:37:29 所属栏目:编程 来源:A5专栏 
导读:副标题#e# 文:互联网江湖(ID:VIPIT1) 三年之后,它来了...未来它还会走吗? 1月15日,微信官方宣布,微信公众平台目前正在灰度测试订阅号付费功能,据介绍,公众号注册超过3个月,3个月内无严重违规记录、发表过至少3篇原创文章的个人号有可能被微信选中成

在互联网江湖团队(VIPIT1)看来,从流量类型上来分,微信内容生产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纯流量型内容,一类是价值内容。前者的核心价值在于庞大流量带来的变现可能,后者价值中流量属性相对弱化,以高价值内容为主要供给。

以某本地头部生活号为例,虽然拥有巨大流量,但实际上在内容生产商更偏像于资讯的提供者,而不是价值内容的生产者,因而更适格与做流量二次变现。而价值变现方面,垂直行业的深度号虽然流量相对较弱,但内容更为垂直,内容价值也相对较高。

从付费的角度来看,纯流量型内容天生不适合做内容付费,反而更适合做流量二次变现,高价值内容创作者实际上并不怎么缺乏变现渠道,且从三表的测试来看,直接变现的效率有时候未必高于二次变现。在这里需要解释的是,价值内容有时候也会“自带流量”但这样自带流量的价值内容相对稀缺。

真正缺乏变现的是中长尾创作者,但订阅号付费作为变现渠道的拓展,本质上解决不了中长尾内容变现能力弱的事实,这就像微信交给内容创业者一本“屠龙秘籍”,但现实中却“无龙可屠”。

因而无论对头内容创作者还是垂直行业内容创作者来说,付费订阅似乎都有那么一点“鸡肋”。这可能也是为什么“内测三年”之后,微信才再次灰度测试订阅号付费阅读的原因所在。

付费阅读之后,微信“短内容”的新可能性

在今年的微信公开课上,张小龙除了表示对公众平台的“遗憾”之外,还提到,微信“短内容”将会和大家见面。如果说,付费阅读是微信内容生态“变革”的一次小的尝试,那么未来微信在内容生态上应该还会有更多更明显的变化。

内容之争背后是流量之争,流量之争的实质是海量信息内容对用户有限注意力的争夺。

微信的注意力“困境”在于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对用户注意力的抢占挤压了原本就稀有的注意力。在这一背景下“短内容”成为微信内容生态面对现实变化的一种应对之策。内容的形式可以是文字图像,也可以是声音和视频,也许将来某一天,微信内容生态中加入短视频,大家也不必惊讶。

另外一点,微信在“变化”这件事上是具有一定“滞后性”的,这种“滞后性”的根本是以社交强关联为商业逻辑最底层的商业生态结构所决定,同时也基于数亿微信用户的社交、内容获取体验所决定。

以苹果为例,出于对iphone旗舰单品的依赖,新款iphone在技术应用上也有一定的滞后性,如全面屏的应用,5G技术的搭载等,相比不纯熟的创新技术应有,苹果更倾向于应用已经经过市场验证的新技术,来获取产品的稳定性。

微信也是如此。腾讯的游戏业务、广告业务的基础和壁垒归根结底还是以微信、QQ为底层的强社交关系链条,因此,腾讯对强关联社交产品的依赖性不弱于苹果对iphone的依赖性,所以无论于用户还是于腾讯整个商业生态,因而,微信的每一次改变都是必须是深思熟虑的,同时也可能带来重大而深远影响的。

从微信的“进化史”来看,支付功能、公众平台以及小程序是微信产品进化的三个节点,支付功能的加入,使得微信从社交工具进化为社交支付平台;以此为基础,公众平台的诞生使得微信再次进化为内容平台,为自媒体营造了一方生长的沃土;而小程序的诞生使得微信成为一个集社交、支付、内容、服务为一体的“超级平台”,那么,继此之后微信下一步的进化节点在哪?十分令人期待。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