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西安站长网 (https://www.029zz.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 > 正文

青年菜君任牧:资本跳票后,我考虑了这三件事

发布时间:2017-02-08 04:23:22 所属栏目:创业 来源:i黑马
导读:副标题#e# 如果现在让我重新选择,我当时还是会做青年菜君,但是现在不会了。 “ 我只能说青年菜君还没死,虽然业务暂停了,但现在是休眠状态。”2016年10月19日,在资方跳票事发近三个月后,青年菜君创始人任牧选择了露面,讲述他的成败得失。 青年菜君生

但做社区有做社区的问题,社区的覆盖用户非常有限,每一个自提点能够覆盖的半径大概只有750米,步行时间大概10分钟。所以路线规划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比如我选择在这个门安装,但从另一个门回来的人可能来回就需要20分钟。一旦超过750米,对用户造成的消费门槛是不可被消减的。尤其这种雾霾天,你让我下班再走10分钟拿个东西,再走10分钟回来,简直要命。所以在一些大的社区,我们会在东西门各放一个自提柜。

但自提还有一个问题,我们要做“T+0”,只有宅配能够几乎实现空间上靠近的最大化。在这个阶段,我觉得我们应该在干线体系跑通之后,更快地转向宅配,而不应过多地在社区自提上恋战,这是一个大问题,耽误时间了。

但是现实中没有假设。而且如果没有中间的社区自提,直接从地铁口转向做宅配,现在来看,好像也确实不行。因为青年菜君能够开宅配,很大的一个原因是末端物流成本急剧降低。

3、自提转宅配

青年菜君基本从2015年7月份开始做宅配。2014年下半年到2015年上半年,几大外卖巨头在那个阶段都拿了大钱,开始大规模地烧市场,这意味着短时间内催生了另外一个行业,就是社会化的,基于最后一公里或三公里的末端物流。

在末端物流发展的过程当中,外卖的补贴烧给他们,他们自己的补贴烧给自己。在很短的时间之内,他们可以把最后一公里的末端物流成本压得很低。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才能启动末端物流,早了这事我也干不了。

上一阶段我们把整个干线物流体系搭建起来了,这也意味着非常有利于我们转向宅配。在宅配的过程当中,实际上就形成了我们的工厂。我们各个县区的配送站成了所谓的物流前置仓的概念。从城市大仓到干线再到前置仓,中间的城市干线我们自己做,末端(到用户家)是第三方物流。

很多人算账算不明白,就说我们一定是赔的。其实不是,从自提到宅配,成本确实增加了,因为最后一公里的物流加进来了。但你要知道,我们原来干线的物流其实没有本质的变化,但是从自提到宅配,消费频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用户体验更好,消费频次更高,这是毋庸置疑的。订单量更大的时候,中间的很多成本被摊销了。一条干线跑下来,我送一份和我送1000份菜,成本几乎是不变的,除了油钱——因为车沉了,但这个能有多少钱?

大家认为我们逻辑有问题的另一个重点是,我们布局了大概160个社区的自提柜,宅配之后这笔钱全部都亏了。坦白讲,你说亏了吗?是亏了,但是没亏太多。因为青年菜君在做前置仓,前置配送站需要冷藏设备。不过它的成本确实更高,毕竟在这个设备上,我还集成了屏幕、可视化的下单系统等等。这些会有额外的成本,但绝不至于它就彻底打水漂了。

我之前一直说,青年菜君像一只完全变态进化的昆虫,需要不断地根据市场环境和成长阶段不断调整自己的形象和商业模式。但是本质上来说,我认为青年菜君只经历了一次大的转变,就是从自提转宅配。从地铁到社区,只是场景变了,商业模式没什么变化。

但从自提到宅配这件事,确实是当时咬着牙做的决定。因为在那之前,几乎所有的场合,我们都无比坚定地说我们只做自提,不做宅配。

“再来一次,我还会做青年菜君,但现在不会了 ”

我一开始的设想是带领青年菜君成为一家主流的生鲜电商平台,上游切供应链,下游切物流,最终成为生鲜半成品产品标准化的制定者和实践者。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