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砸1亿给内容自查、4亿给推广,这是映客疯狂增长的“豪门游戏”
还有一部分主播甚至联合背后的团队动用了“刷榜”手段,维持自己在平台上的排名和声望。王米小告诉钛媒体,保持“映客头部主播”门槛很高,花大力气去维持声望才能给主播带来更多的价值变现。 2 月中旬映客组织媒体和部分主播到华南总部参观,一个细节被津津乐道:受邀来参观的一位男性主播一下飞机就被粉丝的玛莎拉蒂接走了。 直播平台大多通过强大的运营团队,发起直播活动、才艺比赛等,也正是为了让主播“有的可说”。目前,映客的运营团队也在考虑直播内容的多元化,靠颜值、才艺直播框定的核心用户,事实上也有大量需求仍未满足。奉佑生说, 2017 年会更多探索“直播+”的形态——例如“直播+客服”——让社区的内容更多元化。而游戏直播产品“也在内测中”。 奉佑生看待“衰减”的角度有点不一样,“我希望我的用户一周一次上映客最好”。在他看来,对于一个新形态的社交产品,这样的打开频率“才真正长久”。 加入新战场映客在去年 9 月上线了短视频功能,在开启直播的“+”主按钮增加了一个“短视频”功能选项,相当于给主播加了一个“朋友圈”,短视频在主播个人页面形成一个时间轴。从产品战略来看,映客切入短视频的竞争初衷是为了拉动直播,拉动用户的内容生产。 直播衰减的同时,短视频已经开始爆发(这篇钛媒体报道曾详细盘点短视频竞争者),加入竞争的奉佑生并未急于推出独立的短视频产品。在他看来,映客的一张牌是“大量有能力贡献优质内容的用户”,这其中70%将成为短视频内容的贡献者。 奉佑生说,“不会走今日头条、秒拍的路”,因为在他看来大多数短视频平台并没有自己的护城河;而短视频工具类的APP“没有形成用户定位和社区氛围”。奉佑生看起来并不焦虑,是因为他人的短板可能成为映客的机会。 眼下,让奉佑生最焦虑的事情依然来自于产品体验,“几千万用户的体验是不是爽”。目前各大平台的主流直播方式是一对多,主播说话或者表演,观众用文字聊天。“这是一种不符合人性的交流。理论上,粉丝也用语音来问主播才是对的。” 对于奉佑生和映客而言,直播领域 2017 年的战争“将在直播行业延伸领域发生,行业将回归到内容升级和社交本身的层面来(重新作出)判断。” 上一轮直播大战,解决了人性最基本的“陪伴”需求,而映客的终点不是直播,它离想要成为的新的社交方式还有一段距离。(本文首发钛媒体,记者/葱葱,陈拯,编辑/葱葱)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