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西安站长网 (https://www.029zz.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 > 正文

朱明跃:创业公司警惕始于创始人,也死于创始人

发布时间:2017-04-01 05:46:51 所属栏目:创业 来源:i黑马
导读:副标题#e# 做事要善于抓住重点抓住主要矛盾,那创业公司处于初创期、成长期和高速扩张期时都应该重点解决什么问题? 前言 我们猪八戒网的天使投资人熊新翔曾提出过一个理论,他把初创公司的成长轨迹划分为几个阶段: 1.一家公司首先起于“无中生有”。也就是

最近一年多,我们公司扩张得非常快,但两个月之前,我们停止了扩张,并开始反思、评估。为什么?因为创始人哪怕在最得意的时候,也要保持警醒,明白你的危险和致命的弱点在哪里。如果疯狂进攻、过早把现金流耗掉,那这家创业公司可能就会死掉。你要按得住冲动,耐得住寂寞,很多公司不是穷死的,也不是饿死的,而是撑死的。

再比如, 2015 年 6 月 15 日我们完成 26 亿融资后公司一片欣欣向荣,但实际上也一片混乱。每天公司人流汹涌,很多人我却不认识。原来我还天天跟核心团队一起沟通产品、沟通模式,有极大耐心包容他的失败、容忍他的错误,但那个阶段,我的时间、精力及耐心消失殆尽,开始变得不从容。尤其是自己过去的一些老部下、老团队做得不好时,我一针见血地指出来,甚至进行人身攻击,当时自己也是无意的,但是整个团队成员觉得我完全变了个人。

于是去年8、 9 月份的时候,有一个负责产品的人就跑过来要跟我离职,我觉得很奇怪。他是核心团队成员,明明有很高的期权、股票,公司也欣欣向荣,好不容易十年媳妇儿熬成婆,变成估值百亿的公司,他为什么要离职?他跟我说他不快乐,他说“你的脾气侵犯了我的底线”。

与他交流两三次之后,我冷静了下来,并客观评估了他的能力,做了两个决定:

第一是我觉得他是应该离开了。因为公司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如果再让他管产品,可能真会受到影响。所以如果他选择离开,我也不强求;

第二是我开始警醒并给大家认错。在所谓的阶段性里程碑的成功面前,创始人要更加从容、更加理性,照样要回归到团队、产品、模式,不能够乱了方寸。于是我便把核心团队召集到一个茶楼,给大家坦诚地认错,讲我为什么失去自我,原因主观的、客观的,因为一个创始人实际上经历了太多东西,又没办法与外人道,非常孤独。后来他们就开始理解,然后公司逐渐回归到正常的轨道上来。

另外,绝大多数时候,公司始于创始人,也受制于创始人,甚至死于创始人。创始人可能会成为公司发展的瓶颈,公司的每一步成长真的是非常受制于团队自身,它是否能够随着公司的发展去逐渐的成长,很多时候创业公司最大的竞争对手不是你所谓的竞品、对手,是能否突破自己的瓶颈。

[ ▇▇▇▇▇▇ 此段省略 307 字,暂不对外公布 ]

成长期关键:团队驱动

在成长阶段,实际上就是一定要从一个人的公司变成一个团队的公司,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跳跃。因为在一个人的阶段,基本整个公司的战略组织、文化模式、产品甚至运营体系,全都是依靠创始人自身来驱动公司发展的,但长此以往这个公司又非常危险,因为千斤系于一线,风险非常大。所以,一个公司完成从 0 到 1 后,一定要从个人驱动变成团队驱动的公司。

团队和团伙、小组到底有什么区别?实际上很多人没有认真辨析过这个事情。我认为,小组、团伙、团队最大的区别在于三点,这也是团队驱动的三大核心要素:

1.第一点在于目标一致。团队和团伙最大的区别是目标不仅一致,而且是向善的。

2.第二点在于技能互补。从一个人进化到一群人,技能上一定要高度互补的。团队和小组有什么区别?“小组”是大家有着差不多的技能,然后共同做一件事情;而“团队”则是技能上高度互补的,能够弥补创始人过于单一的技能。

比如,从公司职能上来说,其实是一个三角形架构:CEO管战略、方向、宏观;CMO管市场、品牌、机会的发现为主;COO则管运营、体系为主。这是一个创业团队最核心的三种基本技能,没有从属关系,只是分工不同。并不是说一家公司有 20 个人,就是团队驱动了。只有完成从 0 到1,公司组织架构按职能分工,各自负责一个方面,才真正形成了活力。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