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到创始人周航加盟顺为资本,创业七年,他的失败与伟大
那时,滴滴早期的投资者,天使投资人王刚曾找到周航,探讨出租车叫车模式。周航说,自己不看好,因为“没需求”,“出租车市场永远供不应求,你是不可能找司机收到钱的。”为此,他还和另外一位投资人争论,“平时没人打车的时候你容易打车,高峰不好打车时,人们不爱打车。”言下之意,用户并不需要下载App预约出租车。 上线半年后,周航叫停了“打车小秘”。 2013 年,滴滴和快的发起了疯狂的打车补贴大战,“打车小秘”再次在易到上线,但周航依旧不看好,“可是感觉不做的话又会侵蚀到我们。”这次打车小秘更像防御措施,相比滴滴、快的在产品、技术和运营动辄上千万美元的投入,“打车小秘”全部投入只有 200 万美元。 与 2011 年如出一辙,打车小秘的占有率不如滴滴、快的的一个零头。周航决定不再涉足出租车市场,专心做好专车,“打车小秘”再次被下线。 很快,滴滴和快的聚拢流量,进军专车市场。日后,周航曾多次表达了对“打车小秘”的惋惜。这是他创业以来,犯下的最大错误。如果当年把“打车小秘”坚持下去,或将改写和滴滴、快的的历史格局。但创业没有什么“如果”,也许最根本的原因是周航本人对打车痛点理解不够,“我那么多年没打过车了,对这个市场没感觉也没决心。” 除了打车小秘,周航还曾失去移动支付的风口。实际上,周航曾早早看到电子支付的前景:“随叫随到的私人专车,怎么能给钱呢。”商务人士应该下车拍拍屁股就走,很长一段时间里,易到的支付方式是让用户绑定信用卡,车费直接从卡里扣。 周航承认自己很“轴”。如果不看好竞争对手的商业模式,他就没兴趣研究。 2013 年 4 月,滴滴获得腾讯 1500 万美元B轮融资,快的获得阿里巴巴、经纬创投 1000 万美金的A轮融资。背靠腾讯、阿里两大巨头,滴滴、快的迅速地接入移动端支付。到 2013 年底,滴滴占据打车市场份额近60%。 华兴资本董事总经理杜永波曾点评,“易到遭遇阿里和腾讯在出行领域大力推广移动支付,滴滴和快的携着巨大的流量优势,进入到专车领域。在一个正常的市场里,行业的前三都可以按照自己的路径前行,但巨头进入,易到在资本市场的压力非常大。” 那时,易到接受了携程领投的 6000 万美元B轮融资,融资后的易到用车有近一半的订单来自携程。当用户订机票时,可以直接选择易到接机服务,但这部分流量远不如支付接口来得凶猛。 周航感觉,情况在瞬间就“不对了”, 2014 年之前,滴滴和快的每天只有几万单,“没多大的量”。但在接入支付接口后,一份 2014 年最新市场数据,周航“一眼”就看到排名第一的滴滴一天几百万接单量,和三个月前相比,涨了上百倍,市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