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新东方曾经失控,我狠心做了几件事
不过,我也有所担心。我当时预计虽然新东方不会倒,但至少 2 年内收入和利润上涨会比较艰难,因为夯实基础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其实当你把事情做对的时候,好事比预想的来的快得多。不到 3 个月,家长发现新东方老师教课水平变高了,于是陆续把孩子领回新东方,不到半年,学生人数上升。 2016 年初,公司收入增长25%,利润增长4%,股票升到 40 多美元,新东方“起死回生”。 到今天,新东方股票接近 80 美元;市值从当初约 30 亿美元到今天的 130 亿美元;总收入从 14 年底 60 多亿人民币到今年 130 亿。这就是企业发展的正常之道。只有真正抓住客户痛点,才能长远发展。 3、在解决一个痛点时,不能创造别的痛点 三四年前,教育领域出现了O2O或C2C的热潮,最热闹的模式是什么?建立一个平台,这边老师在平台上展示自己上什么课,那边学生和家长到平台寻找匹配的老师。 当时,我想了想说,新东方不做。因为我认为虽然模式解决了一个痛点:老师上门服务,家长不用送孩子到教室,省了许多时间,但却创造了几个新痛点: 痛点1:如何从几十万老师中找到水平最高的?家长无法快速判断老师的教学水平。 痛点2:老师到家里,孩子与老师相处是否安全?尤其是男老师和女学生、女老师和男学生。另外,老师人品是否过关,是否会偷东西,给家庭带来安全风险? 痛点3:新东方每小时收学生 300 元,老师拿 100 元。如果上O2O或C2C平台,平台只抽取10%,家长每小时只需交 250 元,老师还能多拿钱。但后来,许多老师发现这事挺累的。为什么?比如某老师 4 点要到俞敏洪家教孩子, 5 点要到牛文文家教孩子。但从俞敏洪家到牛文文家打车费就 100 元,而且路上还要花 2 个小时。更何况老师到家教学生时,有些家长还反过来教老师如何讲。如此一来,老师也生气了,说到底你是老师还是我是老师。许多老师不愿去学生家里,家长也不愿让老师到家里了。 4、痛点市场是否足够大 有些人虽然找到了痛点,但痛点市场不够大,痛点不够大的市场不是创业者应该干的。当然,如果你就想做个小生意也可以,但如果你想做一家上市公司,一定要找痛点足够大的市场。 举个例子。前两天,有一个创业者找我说想做一个翻译平台。我说,虽然这件事有一定的市场需求和痛点,但你还是别做了,因为: 1)翻译家水平无法判断,而且高水平的翻译家不缺活儿,根本不需要到平台上对接需求。就好比好的老师,已经被预定到 3 年之后了,还上什么平台? 2)多数B端公司都会委托给固定的专业翻译公司,不需要在平台上找个人翻译,2B翻译平台这个市场本身并不大,更何况现在科大讯飞都开发出了十几种语言的翻译机器了。 第二点思考:投入和团队 1、创业是一场冷静投入和计算的过程 人一生的时间、金钱是有限的,生命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在有限的时间之内,做出了无限的事情来。所以,创业一定是一场冷静的投入和计算的过程。 当初,如果我把新东方单独交给王强和徐小平,他们是做不起来的,而我之所以能做起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我是农民出身。尽管农民有眼光狭窄的缺点,但也有一个优点,那便是善于计算。正是因为中国农民善于计算,农民出身的人创业不会乱来,会更加成功。当然,不乱来不等于没激情,我还是很有激情的。当然农民有狭隘,所以我就需要王强徐小平这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非农民出身的人一起合作。 2、金钱、时间、精力、能力的投入 很多人创业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不管金钱、时间、精力、能力的投入,一头扎进去出不来,不进行计算。 至今为止,我自己加上洪泰基金共投资了 300 多家公司,死了几十家,这些公司死亡主要原因有两个: 1)乱花钱。公司在下一个融资点还未出现时就把钱花完了,甚至有特别过分的,投完第二天就换一个大办公室。另外,没把步伐迈好,没有计算好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2)多头投入导致精力分散。比如给他一笔钱,他应该好好打磨产品,但却又投放市场费用,又投放销售费用,产品仍然很烂,不能得到市场认可。 我们头脑中要有一个概念:花出去的钱,都要计算。而且这钱是投资,不是花费,既然是投资,就该要回报。怎么计算回报呢?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