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也会用各种方式「折磨」我们。每个产品经理都要做海报,雷军的习惯是把每个海报贴在墙上,让所有人指出某个海报中的问题,基本上他不会亲自说什么,但他会把大家的意见反馈给你,你就会觉得自己做得简直是烂透了。 还有一种「折磨」人的方式,就是当我把我的方案和产品给他展示,他最后轻轻说一句:「让我说你什么好呢」,这么一句话真的是比骂我还难受。 然而,我还是庆幸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有一个能带着我成长的老大。虽然我对自己的成长一无所知,但我知道有前人是登过顶的,我沿着他的脚步走就好了。 所以说,三十岁之前要入对行,三十岁之后要跟对人。 铆定一个职场中的榜样,跟着他走。而这个偶像和榜样,他对你怎么样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很信他,让他带着你走一段时间,这件事本身会给你非常大的力量。找到这个人,对你比对他要更重要一些。 3、我知道他们都挺怕我的。
我在金山集团所经历的职场最高点,就是做金山毒霸CEO一直到每年翻一个跟头业绩涨价一倍的时候。 
王欣说,金山毒霸业绩飙升的那几年,自己「非常膨胀」。 媒体非常关注我们,金山毒霸到哪里都是大广告主。那些年参加百度客户会,所有的人都哈着我,因为手里有预算。 那是一个PC工具的时代:金山就需要金山毒霸这么一个产品,甚至可以说,时代就需要金山毒霸这么一个产品。 现在回头看,觉得是「时势造英雄」。但当时没有这么觉得,那时候觉得自己简直厉害极了。整个人非常膨胀,觉得成功就是因为自己厉害,傲慢心很重。 金山当时请了盖勒普咨询公司(Gallup)进行服务,每个员工要给自己做 360 度评测,我给自己打 100 分。 我知道那时候公司里的人都挺怕我的,金山毒霸的销售量非常大,都是别的部门来找我们合作。多年以后一次喝酒,黎万强开玩笑说,每次找我合作都很紧张,因为「怕被撅」。 金山毒霸一度是一个神话。人们在厮杀传统渠道的时候,我们偷偷抄了一条小路,用移动互联网的方式来做。但成功反而造成了我的盲目,让我完全没有意识到 360 能从另一条路上杀了出来。 在所有的杀毒软件公司中,金山毒霸都是盈利能力最好的一家公司。但是你会发现它只是盈利能力好,然而这家公司的使命、愿景,将来会变成一家什么样的公司,这些作为CEO的我,都没有足够坚定。 所以到后来面对 360 的竞争、3Q大战的时候,与其说雷军最终选择了傅盛,不如说我在内心选择了自己退出。我当时对自己和这家公司的未来没有畅想。后面所有的结果,其实冥冥中都是我的内心最后导致的。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