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化腾讲话,香港人可能会听
我们很少见到一个这么积极发声、高调参与政治相关议题的小马哥。就在三年前,他还报称腰疼,请假缺席两会,事后被发现他那一周跟刘强东在深圳吃饭,没过两天腾讯投资京东的消息就传出来了。当然那年他腰疼也是实事,还因为手术耽误了投资 WhatsApp,被小扎抢了。 而彭博社点评马化腾近来的反常高调,说“新一代中国技术巨头正快速成为他们国家事实上的‘大使’ ”。 这话其实有点道理。 这些年总有人把香港内地的矛盾核心,定性为民主议题,例如一人一票的诉求。但其实更根源的问题应该还是出在经济上。 香港去年的 GDP 总量同比增长不到 2%,深圳是 9%。持续的经济下行带来的是贫富分化加剧,住房问题得不到解决,产业单一,经济上依赖陆客,就业上选择少等一系列问题。去年全国 36 个状元,没有一个学医,媒体喷他们没有责任感,都顾着挣钱去了。而昨天“香港高考” DSE 放榜,6 名状元全部学医,因为医学系是香港起薪点最高的专业,平均 5.4 万,是传理类的将近 5 倍。 香港年轻人是因为看不到希望,才那么着急想要寻求改变。 目前香港是产业真空的状态。既然工业已经几乎不可能回流,那科技创新是香港赶上浪潮的唯一赛道。因为“偷步买车风波”而下台的前前前财爷梁锦松,近期说过,生物科技可能是继 IT 之后可能改变世界的领域,香港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出色的科研资源,应该用在这些该做的事情上。 其实世纪之交的时候,香港本来有机会的,可惜最后李泽楷决定去玩资本游戏,而对岸的马化腾决定去做 QQ。 自从 04 年上市后,腾讯就成为香港股市无可争议的统治者,12 年股价翻了小 300 倍。腾讯扎根深圳,马化腾又经常在香港出没,腾讯从高层到基层都雇佣了不少香港人。另外,深圳和香港一河之隔,腾讯的产品和服务,相比起 BA 家,要对香港人更友好一些,和香港市民的沟通机会更多。 当香港人和特区政府、中央政府的沟通失效,又把第一代企业家们视为地产霸权或者官商勾结的产物时,腾讯这个一岸之隔的中国最大互联网公司,或许能代替香港官、商,成为香港人投射香港精神的对象。 这次大湾区的事情起了个好头。粤港澳政商两界的重要人物都被马化腾请来了,算是证明了他的号召力。 所以说,如果有人能取代李嘉诚,成为这个时代里香港人心目中的超人,帮助香港和内地做好沟通,马化腾比谁都合适。他懂内地也懂香港,懂资本也懂产业。他没有马云那种现实扭曲力场般的表达能力,但他身上的广东企业家典型做派,能帮他获得更多香港人的喜爱。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