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店数据为什么如此惊人?揭开趣店上市的万圣节面具
网贷天眼梳理趣店当前股权结构 押注战略合作 一位互联网金融行业从业者向PingWest品玩一语道破了趣店的高利润实质:趣店的利润高,完全是因为成本低。 据公开信息和我们的了解,互联网金融行业每个用户获客成本通常在 100 元人民币左右。比如,信而富CEO王征宇在接收媒体采访时就透露,信而富的获客成本平均在 17 美元,这已经是一个比较低的数字。然而,包括一位趣店前员工在内的多个采访对象向PingWest品玩表示,趣店的获客成本仅有 20 元人民币不到——远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这与招股书被提及无数次的趣店的“战略合作伙伴”和股东之一——蚂蚁金服扮演的角色相关。 趣店称,其用户绝大部分、尤其是重复借贷用户都来自支付宝的用户界面。招股书显示: 2016 年趣店将业务转向线上后,就一直在接受支付宝的渠道导流,且费用是零。正是有支付宝白送的流量,趣店才得以获得如此大的用户流量、活跃借款人和交易额,进而录得高额利润,撑起高达 69 亿美元的估值。 趣店在招股书中试图把这种关系描述得合理化:在这之前,支付宝给其它第三方服务的导流也不收费。另外,两者补充协议商定,自 2017 年 8 月开始支付宝会向趣店收取相应的渠道流量费用,费率与支付宝App内其它“第三方服务”一致。 可这个说法值得探究。 支付宝App里开放的服务入口,除了蚂蚁金服及阿里集团旗下的相关业务,只有饿了么、滴滴和来分期等少数几个。支付宝的导流效果对来分期而言,相较另外两者大不一样。 在网传的趣店上市路演PPT中,将蚂蚁金服对趣店的倒流作为“亮点”介绍 PingWest品玩了解到:趣店实际上只有支付宝一个获客渠道,其余渠道的流量可以忽略不计。至递交招股书时,趣店市场部门在市场渠道扩展、品牌广告、获客方面几乎没有任何成本投入,连来分期和趣店两个App都未在应用商店做任何投放;其商务合作人员的大部分工作,只是与蚂蚁金服方面对接。不仅如此,CEO罗敏本人甚至对支付宝之外的借款人渠道完全不感兴趣,唯一算得上大规模的市场推广,是群发广告短信。 这一点招股书也可以作证。趣店的市场和销售费用在总支出中的占比分别是: 2014 年192.1%, 2015 年82%, 2016 年12.6%(上半年20.4%), 2017 年上半年竟然只有8.2%。这一部分费用大幅降低的时间点,与蚂蚁金服投资趣店的时间点重合。 蚂蚁金服作为趣店的股东之一,占股比例为12.5%。而另一家互联网巨头腾讯作为战略投资者,也持有微众银行30%股份,而公开资料显示微众银行的主要借贷业务来自微信和QQ端的导流,但腾讯在微众银行的利润分成比例接近50%。 对比来看,蚂蚁金服也是趣店唯一的战略投资方(其余均为机构投资者),向趣店收取的导流费用是零。而趣店除支付宝之外,并没有其它获客来源,这相当于趣店的成本结构由蚂蚁金服全权决定。就连趣店也在招股书中承认“如果失去这一战略关系,将会对我们的业务造成负面影响”。 而这又岂止是“负面影响”四个字可以带过的。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