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人创业那些事:做内容的公司很可能会死于随意
举个例子,我们早期投了很多项目其实只抓了一个变化,就是传统媒体向微信公众号迁移,只是这么一个大的变化就造就了一大批公司。现在又有新的变化了,包括电视台向视频迁移,这又是一个很大的变化。变化的东西才有机会。 什么是好品类?就是满足和超越,“贪嗔痴慢疑见”。媒体基本是满足“贪嗔痴慢疑见”需求的,举个例子,所有财经类媒体基本是满足“贪”的需求,你总是想通过做股票多挣点钱吧,我以前搞多很多财经内容。再举个例子,罗辑思维满足了人们对于拥有很多很多很多知识的贪的需求,包括他的产品叫“得到”,Get,“得到”就是“贪”嘛。咪蒙满足的是人们对于“嗔”的需求,帮你发泄一些情绪。咪蒙的主题基本是“他们都对不起我”,叶青的主题基本是面对失恋或离婚两三年的女性,大体内容都是一个模式,Ta已经离开我了,但我还在这里等Ta,基本是满足这一类的。“慢”就是对自己的认知,对于自己的满足,对于自己的自大,但其实有相当多种需求,所有的拍照类(产品)都满足一点,包括美图、短视频等一大堆。 “见”是什么呢,一种信念、一种理念,那就是一种执念,支持希拉里的很支持希拉里,支持特朗普的很支持特朗普,为了我的信念都愿意花钱。这是一种精神消费的需求。 为什么说媒体现在还存在机会?因为我们的生产能力除了解决温饱问题之外还解决生存问题,共享单车一夜之间铺遍全中国,生存已经完全不是问题了,“贪嗔痴慢疑见”是满足我们的精神需求。 对不同品类是这样一个取线,Y轴是用户量,X轴是单个用户价值。当单个用户价值低的时候,用户量得趋近于无穷大,当单个用户价值低时用户量可以小一点。这是无差异曲线,这条曲线之上是有价值的,这个区域比较集中的是财经类。C端的类别,比如八卦、泛娱乐集中于这个类别,都成立,但路数不同。 我们还涉及一些对人的判断,总结了“八看”:内看,外看;上看,下看;前看,后看;横看,竖看。我解释一下这“八看”是什么意思,这是一个方法论。 内看,就是当你问他一个问题时,假设你是他,你会怎么回答。 外看,就是如果你是一个路人,比如我们有这样一个印象,这个人在咖啡厅里坐着,就是一个路人过去买咖啡或经过,看到旁边有个人在那里侃侃而谈,你是不是大概对这个人的性格、气质、特点、学历、收入、社会阶层有一个基本判断,这是外看。 上看,如果你是他的领导,他坐在你面前跟你讲这样一番话,你会怎么看他。 下看,如果你是他的下属,他是你的老板,你的领导,他跟你这么说你会怎么看。 前看,看他的文本信息,他跟你说的这些实际话语。 后看,非文本信息,包括肢体语言、小动作,这些小动作是最容易曝露他的恐惧和贪婪的。 横看,看他和同类,比如把某一个创始人放到这一大堆创始人里来看他是什么样的。 竖看,看过去的他,现在的他有什么变化。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