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天完成6个月的活,揭秘小米全球首家旗舰店落地幕后
其实,这第一家店开业有着非常大的偶然性。当代商城是北京一家比较老牌的高端商场,位于中关村核心,人民大学的正对面。开业当天,懂懂笔记曾经采访过林斌。懂懂清晰得记得,林斌当时说,这家店只是一个尝试,并不意味着小米要向线下发展。而当时小米其它员工告诉懂懂,小米之所以做这家线下店,并不是自己有规划地向线下发展,而是作为北京市海淀区的重点企业,政府“支持”了这么一块地,小米就做一家店来试一试。 那时候的小米对线下零售的认知几乎为零,也没有想到在全国开连锁店。林斌更想不到,他这个外行老板,居然用两年时间带出一支彪悍的线下新零售团队,在两年期间全国开店 200 多家,还愣是开出一家旗舰店。这个过程的艰辛,团队里的每一个人都经历过。大家跟着林斌工作,通常要把早饭吃得饱饱的,因为很可能一天都没有饭吃。“雷总不睡觉,Bin总不吃饭。”小米人都知道这样的规律,跟着这样的老板也是要一样拼命才行。 当代店并不是小米有意而为之,但从当代店之后,林斌团队则开始了有意识的线下扩张之旅。当然,那时小米内部已经开始意识到线上销售的瓶颈,不能再靠电商一条腿走路。 2016 年 10 月某一天的上午,雷军在成都一个零售业的大会上首次提及“新零售”,但没有人注意到他说的新零售。当天下午马云也第一次公开讲了新零售,马云的新零售被迅速放大,各个行业议论纷纷,如果不懂马云的新零售,似乎就要错过一个风口。虽然雷军早讲了半天,但新零售的标签却贴在了马云的招牌上。 马云讲的新零售是“人、货、场”重构,实现全新的应用场景,看上去有些玄妙,跟传统零售的跨度非常大。而雷军所说的新零售汇集于一点:效率。用互联网思维做线下零售,通过提升效率、扩大销量,可以实现线上线下同价,让用户真正受益。 谁是真的新零售?并不重要。 雷军做的事,别人确实不太能理解。就像在 2011 年他讲互联网手机讲得口干舌燥,没有几个人能听得懂。后来贾跃亭以为自己听懂了,赔钱卖硬件、用互联网服务赚钱,结果老贾现在美国,有家不能回。还有一个以为自己懂了的就是周鸿祎,在手机圈子里兜了两圈,现在踏踏实实回去做自己安全这个老本行,刚刚成功回归A股,重享风光。 在第一家当代店开业之后,小米发现还不错,陆续开了几家线下店,包括位于小米总部楼下的五彩城店。此时,林斌觉得线下店需要有更好的设计,让小米在线下的品牌真正建立起来。于是想到找顶级的设计师合作,对小米线下店面做系统的设计。 因为雷军讲小米定位于科技界的无印良品,林斌第一个找到的是无印良品艺术总监原研哉,遗憾的是原研哉拒绝了小米。后来,林斌很自然地就想到了四年前见过的Tim Kobe,“他跟乔布斯合作多年,对科技品牌的展现非常懂行。” 虽然时隔四年,Tim Kobe对小米这家公司还是保持了极大的热情,亲自参与到小米的项目中,与每一位小米联合创始人访谈,与大量员工和用户访谈,每一次的工作坊必亲自到场,还亲自在上海站店三天,在一线实地体验小米的产品,与用户交流。 经过一次又一次工作坊的脑力激荡,Tim Kobe帮着小米总结出几上关键词:信任、与众不同、可获得、科技性、探索未来、梦想社区。 在与Tim Kobe团队一起设计的同时,让林斌再次想起了“大店”的事。虽然林斌一开始完全不懂零售,但是小米快速从轻奢品牌挖来很多“行家”,大家用打仗的节奏摸索前行。 2016 年小米之家一共开店 50 多家,平均一家店的坪效比超过 27 万元,全球仅次于苹果的零售店。这时候,团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而在整个商业地产圈对小米的印象也在慢慢改观。 2016 年九、十月份,张剑慧团队发现了位于深圳的万象天地商街。这也是华润集团旗下的一个项目。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