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妇科医生做短租,他说弃医触网15年,周鸿祎影响最大
在愉悦资本创始合伙人李潇看来,分享经济是新技术+智能所驱动的社会资源的再分配,极大地挖掘了存量资产的价值。小猪短租搭建的房屋分享必备的基础设施,可以构建更深广的护城河。 短租平台是个结构性颠覆的模式 但要收敛着做 陈驰在平台业务上的反思不少,回忆起小猪短租的发展进程,他总结了平台业务的 3 个难点:
创办小猪短租前,陈驰在赶集网担任蚂蚁短租总经理。赶集网从整体的战略考虑,并不愿意从无到有做个人房源,更愿意做O2O,也就是把现有的短租公寓和公寓式酒店从线下搬到线上。但陈驰不愿意放弃C2C这个机会,便和搭档王连涛在 2012 年创办了小猪短租。 那时,共享经济鼻祖Airbnb已完成1. 12 亿美金B轮融资。 一开始,小猪短租便定位为“个人房源和租房客的连接者”。这意味着,自营(B2C)、酒店式公寓都不在小猪重点考虑的范畴内。 “当个人可以变成房源的提供者时,所谓的体验和成本才会重构,才会产生颠覆性的改变。”陈驰这样回答。“你越做越觉得它可以做成一个牛逼的事情,就决定自己独立出来创业了。” 回顾小猪短租 5 年的发展,陈驰把它分为“非平台期”和“平台期”。 “早期能接受短租的人特别少,体验特别粗糙,你能提供的服务和基础设施也比较差,进入门槛很高,做不起量,只能一点点去积累,一点点去突破,所以开始肯定快不起来,这个是必然的。”这是所谓的非平台期。 陈驰回忆,当时很难受,个人房东一个月只增加二三十套。一边硬拉供给,一边硬拉需求,像在吆喝一样。这样的状态持续了 3 年。
现在,小猪短租平台上自主发布的房源以每天 1000 套的速度增长,服务的用户也超过千万人。 如果说积极扩大供给和需求两端,是平台生存的一个必要前提,那么容易违反市场规律就是平台需要特别警惕的,也就是平台方以什么样的心态“看待供需”。 “比如北京周边很多人开始改造院子,他瞄准的需求是平时开会、周末度假,这时你就要优化产品逻辑和服务。又比如,突然这有个养老业务,你要不要去做?当时这个市场很大,且供需是存在的,但我们判断做这个还早了一点。” 在陈驰看来,臆想、忽视或错判供需都不是平台的好选择。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中国住房分享发展报告》显示: 2016 年国内闲置房屋超过 7000 万套,主要短租企业的房源不到 200 万;仅国内旅游人次就达44. 4 亿,参与住房分享的用户仅有 3500 万人;住房分享市场最大潜在交易额有望达到 1000 亿元左右。 旅游仅仅是一块,人们从几天到几个月不等的异地培训、出差、就医、工作,也将是短租业的目标需求,短租业将释放闲置房屋更大的空间。 陈驰也表示,小猪短租明年将继续加强房源供给端和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增加覆盖城市,建立服务业主的托管体系,继续降低进入门槛。 ▽ 陈驰问答 ▽ 创业邦:您曾在3721、雅虎、360、酷讯、赶集网等企业就职,谁给您的影响最大?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