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解散背后,200多家创业女团未来命运几何?
一方面剧场使偶像和粉丝有最直接的沟通,相比线上更容易被整体氛围感染,所以粉丝对偶像的容错率高,更容易对偶像产生自我投射或情感联系;另一方面对于成员来说,也是以演代练、加强曝光的好机会。toC向的偶像团体发展遭遇瓶颈,那toB端可能会成为下一个突破。 2018 已经官宣的选秀节目就有:腾讯出品的创造101,爱奇艺出品的偶像练习生和热爱街舞团,优酷出品的这就是街舞以及北京卫视出品的舞力觉醒。如果说 2016 是国内养成系偶像女团的元年,那 2018 或将是偶像市场回归传统选秀模式的爆发年。 对此,华体文化创始人王天海认为,经过 2016 年和 2017 年的洗礼,分分合合,大家多多少少对这个行业有一定认知了。明年腾讯和爱奇艺两档 101 的综艺节目将会形成偶像团体的某种行业风向。 “两档节目在还没有录制的情况下就得到了很高的关注,很多人都为练习生打call。已经有不少人在打听 101 什么时候面试,包括一些从韩国回来的中国练习生。毕竟,爱奇艺之前做过《中国有嘻哈》,平台的运营能力还是很强的。包括GAI等人商业价值马上就体现出来了。所以,腾讯和爱奇艺的两档 101 综艺可能在未来的 1 年中引领风潮。” 但也有投资人并不太看好韩国Produce101 的模式。“ 101 的体系不是养成,还是消耗型的,从里面出来的人可能今年火明年就不火了。因为这个体系不是持续的,粉丝圈和应援群也不是稳定的。AKB48 能持续这么多年,是因为持续在做总选举,也对外直播,饭圈在不断扩大,这些粉丝每年源源不断为同一个自己喜欢的成员投票。但是 101 的体系不是积累的,不可能有某个练习生年年参加101。”陈悦天说。 所以,偶像团体将有怎么样的走势, 2018 年将是非常关键的一年。 以下是前文提到的那篇分析预判文章——《一边倒闭并购,一边圈地固粉,200+偶像女团的下半场在哪?》,作者/Peipei 编辑/曹乐溪。 2016,是不少中国女团的元年,也是卒年。 200 多个女团相继破土,其中以养成系为盛。可不过一年时间,大批竞逐者离场。目前,能叫出名字的不过十几家。 “‘偶像’本就是舶来品,日本有养成系,韩国有训练生,中国还没有自己的路子。”一位业内人士告诉小娱。 相对大娱乐圈,偶像女团本就处在比较边缘的位置,其中又以SNH48 绝对领跑,十几个女团的微博粉丝加起来可能都抵不过一个鞠婧祎。随着近年来《天生是优我》、《夏日甜心》、《蜜蜂少女队》等选秀综艺涌现,更多女生还在期待一个挤进偶像圈或登上剧场的位置,多少折射出这个小生态圈子的残酷:一朝得不到关注,可能也会是一辈子。 为什么前浪死在沙滩上,依然有人前赴后继?还在赛道中的养成系女团该如何发展?养成系存在哪些困局,她们日后的出路又在哪里? 200 多个女团破土 为何以养成系为盛? 纵观国内市场偶像女团的定位和运营模式,会发现她们大都沿袭了日本偶像的养成模式。分期招收成员,形成十几到二十几人不等的队伍,吸收AKB48 模式“面对面偶像”的精髓,设置固定小剧场进行公演,举行握手会,贩售周边。目前具备一定人气的的SNH48Group、1931、Idolschool等女团均是如此。 还有在去年扎堆的一众选秀综艺,如《天生是优我》、《夏日甜心》、《蜜蜂少女队》、《国民美少女》等,背后也是层出不穷的养成系偶像女团。 “养成模式”为何成为万能药?原因无外乎“营收前置”和“模式可复制”。 传统的艺人培养,是将经过严格筛选、培训的较成熟艺人推至大众娱乐圈的单向过程。养成模式则是对偶像和粉丝的“双向培养”,精髓在于“共同成长”。粉丝想看的是素人女孩不断蜕变,成为偶像的过程,于是,定期去剧场看演出,关注她们的成长。运营者再进一步通过“总决选投票决定下一年资源分配”等手段,将偶像的“命运”和粉丝的付出绑定在一起,营造一场现实版“养成游戏”。 在这个“养成曝光”的过程里,运营方已经通过剧场售票,贩卖握手券、周边,总决选投票等方式收回了一部分成本。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