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西安站长网 (https://www.029zz.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 > 正文

1931解散背后,200多家创业女团未来命运几何?

发布时间:2018-01-26 10:13:59 所属栏目:创业 来源:娱乐资本论
导读:副标题#e# 昨日,广州 1931 女子偶像组合官微发布重大公告:“欢聚传媒(YY兄弟公司)旗下 1931 女子偶像组合将于 2017 年 12 月 29 日正式终止运营。感谢成员三年来的努力,感谢大家三年来的支持与热爱。青春里,有你不孤单,记忆中,有你很温暖。” 事实上

“中国的艺人市场,跳槽是很频繁的事。经常就是这个艺人我培养好了,等着收割红利了,别的公司就签走了。即使能得到一笔违约金,对于培养公司还是很大损失。因此‘营收前置’很有必要,相比传统艺人接通告、商业,面向B端市场,养成系直接问粉丝要钱,周期更多短更直接,更重要的是,这种变现模式是可规模化,可复制的。”一位业内人士告诉小娱。

此外,养成系艺人大多年纪偏小,大众对其要求也不会那么严苛。打造偶像的“低门槛”,也是众多经纪公司趋之若鹜的原因之一。

养成不是万能药,各家跨界寻出路

然而,靠着养成模式收割红利的偶像女团,也在不久之后便触到了模式的天花板。

首先是风格的“同质化”,放眼望去,市场中大多养成系女团走的还是萌妹子和元气少女的路线,从偶像人设、服装造型到舞台表现都具有较高重合度,让人感到脸盲。在音乐表现上,目前,还没有哪支女团树立起自己的音乐标签,也鲜有传唱较高的歌曲走进主流视野。

“同质化其实很危险,因为它在放大‘头部效应’,既然你们都一样,那我只看经过筛选,最多人关注的就好啦。”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因此近年来,没能脱颖而出的女团纷纷面临解散、主力人员退出甚至“跳槽”到其他团体的问题。

其次,是变现模式的相对单一性,日本 48 系偶像女团主要依赖以“粉丝经济”为中心的小剧场、周边及唱片正版发行,而这是建立在日本浓厚的御宅文化和完善的唱片市场基础上的。对于中国,“偶像女团”和“剧场文化”还停留在小众圈层的自嗨,与主流娱乐圈有一定距离,加之唱片市场相对低迷,导致传统的养成系变现模式并不持续适用。

作为行业领头羊的SNH48,发展速度也有放缓的趋势。本届总决选虽然创下冠军27w票,总计330w票的过亿营收,但相较外界“单人破30w,总票选破350w”的预测,还是有一定距离。

分析人认为,“SNH48 发展放缓有两部分因素,一是竞争对手的分流,二是它自身增速是超过现阶段‘偶像’市场的,当将这个小众圈层开发的相对饱和,它必须要寻求一次破壁,到大众娱乐圈寻找资源。”

自从去年 6 月,SNH48 与AKB48 脱离关系后,一直在本土化的路上“高歌猛进”。去年 6 月,SNH48 与AKB48 脱离关系,开始在“本土化”的道路上高歌猛进。继续坚持“原创计划”,开发原创公演和原创曲,目前已拥有 200 多首原创歌曲,不断强化多元音乐风格。此外,公司相继推出“7SENSES”、“color girls”、“电眼少女”、“STYLE7”等五个小分队,抢占更多细分市场。

除此之外,在TOP成员的发展上,SNH48 也更迫切地将她们往主流艺人方向靠拢,在帮她们获得更多演艺、时尚资源的基础上,拓宽自身的变现路径。

作为团内影视剧资源较好的鞠婧祎,已先后参演电视剧《九州天空城》、《轩辕剑之汉之云》;并在《热血长安》和《芸汐传》中担纲主演。除此之外,黄婷婷、李艺彤参演了电视剧《逆袭之星途璀璨》等作品。

而一些女团,培养专业艺人的野心则更为明显。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