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财经作者的24小时:体验中国公司时刻
几年前去海信,意外地发现,海信在城市智能交通市场和商业POS机市场的占有率都是全国第一,宽带接入网的光模块市场占有率是全球第一,医疗显示设备和CAS(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成功进入了全国最著名的 30 多家三甲医院。这些家电之外的新业务对海信的利润贡献现在已经接近“半壁江山”。 | 周厚健 当时我问海信董事长 周厚健 ,怎么这些东西大家都不知道呢?他说, 海信是个爱做不爱说的企业,没有技术突破光说也没用,而 要想在技术上真正有所突破,就要甘于寂寞。 在这个奉行“天下武功惟快不破”的时代,海信像一个另类。 周厚健坚持“技术孵化产业”的“老路”,先在研究院储备技术、探索方向,组成研发团队,技术相对成熟时成立公司,然后以三年为周期一轮一轮规划、演进,他说每个成气候的新产业无一例外都花了 10 年左右时间。 “谁不想快?但技术的生长有自身规律,有时快不得。拿智能交通来说,是 1999 年启动的。当时海信在社保、教育、呼叫中心、ERP等多个领域都有过尝试,多轮调研后,发现这些领域都已相对成熟,而智能交通在国内刚刚起步,市场上都是外资公司,对中国独特的交通情况‘水土不服’。比如中国道路的交通流,人车和非机动车混合,电网不稳定,进口设备经常出故障,一打雷下雨,信号灯就可能出问题。所以,海信没有选择国外产品计算‘交通流量’的算法,而是针对中国的道路交通特点,独创了计算‘交通强度’的算法。 2005 年,在北京奥运会智能交通系统招标的技术检测中,海信有多项指标超越了国外产品,此后才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周厚健认为, “结构调整当前看是一碗饭,长远看是一条命”, 结构调整的关键就是技术创新。“现在海信的研究所里,还有好几个天马行空的项目‘放在那里’,它们可能被时间、被市场淘汰,也有可能在下一个十年,决定海信的命运。” 从自主彩电芯片、自主彩电模组到ULED、激光显示,到诸多新产业的突破,坚守“技术立企”的海信,发展质量越来越高。 新浪财经等机构主办的“中国经济十大年度人物”评选,我是评委,今年在诸多候选人中,我毫不犹豫填上了他的名字。祝贺你,周董! 我讲的第三个例子,是技术专利在行业远远领先的方太。 去方太调研时,我发现每个管理人员都把“五个一”公开张贴出来,即“立一个志”、“读一本经”、“改一个过”、“行一次孝”、“日行一善”。这是每个方太人都要定的小目标,先因后果,提升素质。 方太实行全员身股制,每年分红两次,身股覆盖全体员工,只要员工入职满两年,都会根据岗位职级给每位员工一定数量的身股。不仅培养“股东”意识,而且不知不觉间改变行为方式,发自内心地贯彻公司文化。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