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西安站长网 (https://www.029zz.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 > 正文

慢公司豆瓣:只要不死,就让我们这样丧着吧

发布时间:2018-02-03 23:43:20 所属栏目:创业 来源:网易科技
导读:副标题#e# 文|张潇潇 再过一个月,文艺范的豆瓣就将告别本命年、迎来它的 13 岁生日。 在本命年的最后几个月,豆瓣阅读从豆瓣集团分拆成独立公司,获得柠萌影业的 6000 万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在这笔融资前,豆瓣已经六年没有接受融资了。 如果不提醒,很多

在发布产品的通知中,豆瓣反省道 :“之前几年里,豆瓣主要的网站频道陆续都有了各自对应的App。这样每个App用法明确,用途和体验都有空间可以持续改善,而用户可以各取所需。但到了今天,手机上每个人面临成千上万App选择的时候,有用但打开次数不多的 App成了所有人的装或不装的纠结。不被打开的体验其实是最差的体验。”

如果说,在移动端的失误还是变革初期必然的试错,那么阿北和团队的极客基因则导致了豆瓣在商业化上错失了所有开辟的战场,只是因为不习惯那些新的战斗方式。

2012 年,豆瓣电影开通了在线电影选座功能,通过收取服务费的方式盈利,可谓在线售票的鼻祖,但O2O的重商业模式和豆瓣的大方向水土不服,最终豆瓣电影在线售票业务整个团队被卖掉,美团的“猫眼电影”异军突起,抢了豆瓣的风头。

豆瓣FM曾经是豆瓣最成功的产品之一。在单独切入移动端后,很快积累了相当规模的用户。 2013 年,豆瓣FM开始通过付费或者包年的方式来获得收入,然而受制于在线音乐整个市场的低迷和后期巨额版权费用的影响,在线音乐已经成为了巨头的游戏,豆瓣FM的付费尝试也不算成功,只得成为豆瓣的弃子。

同年 9 月,豆瓣正式加入电商市场,导购产品“东西”上线,尝试电商分成业务,但仅从导购一个点切入,最终未能实现大规模营收。

在豆瓣探索的几年间,国内互联网行业已然是资本和巨头的竞技场,没有投靠BAT也没有疯狂融资的豆瓣显得势单力薄。

合作卖书或者卖电影票的提成杯水车薪,如何找到大规模的盈利方式,成了豆瓣目前最大的困境。

名校海归的程序员阿北为人低调害羞,很少接受媒体的公开采访。也极少和投资人见面聊天。投资人对阿北读书状态了解的清晰程度,可能超过对豆瓣的经营业绩。

烧钱抢占市场,前期投入无边无际的O2O等重运营推广的商业模式不是他们擅长的领域。相比于王兴和刘强东们的狼性,讲究优雅的程序员阿北,在有别的选择的情况下并不想选择孤注一掷。

当不是产品经理出身的王兴、刘强东们或疯狂融资抢占市场,或在线下组建强大的地推网络做配送,补足用户体验的短板时,阿北还是宁愿在熟悉的线上产品战场把他最大优势最大化,不愿在豆瓣电影O2O上耗费精力做地推和运营,在豆瓣音乐上疯狂融资拼版权,也不愿在豆瓣东西上建立仓储物流做电商。但是在投资人看来,他的优势已经放大到极限了,线上的战场已经拼不出特别完整的消费体验了。

“阿北应该跳出舒适圈,尝试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了,他的产品已经做到 100 了,商业化还是0。豆瓣不需要做迎合低级兴趣的一些事情,就可以等待用户自然地升级他的需求。但是等着大家的需求,不意味着你不提供满足大家需求的工具,提供可花钱的方式。”六年过去,曾参与豆瓣融资的投资人明显感到焦虑。

另一位创投机构的投资人则说:“以后打死都不会投豆瓣、雕刻时光这样的项目,这样的项目的典型特征就是,死又死不掉,上又上不去,你说他两句吧,这些文艺中年的CEO还和你各种不高兴。”

豆瓣员工对阿北的印象是“极其聪明,坚持原则”,而投资人对他的印象则是,“极其聪明,极端固执”。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