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趣店、拍拍贷们相比,美国现金贷平台的日子好过么?
在美国,助贷模式产生的余额可以出表。对比国内,在此次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下发之前,很多借贷平台也采用助贷模式出表,规避了关于杠杆率限制的监管。此次“通知”要求把这类资产纳入表内,同时对银行,交易所,P2P等资金渠道作了严格限制,助贷模式同样面临强监管。 综合来看,客群和获客是CURO亮点所在。客群层面,CURO定位于sub-prime和near-prime人群,推出多种产品。当前,CURO客群中sub-prime占主要部分。将来随着针对现金贷的监管落地,sub-prime客群比重将逐渐降低,near-prime将成为主要目标客群,相应的产品设计将发生变化,核心是降低综合利率。 获客层面,CURO采用多渠道手段,当前获客效率与行业竞争者相当,将来随着线上获客占比上升,获客效率将超越同行。在监管落地之前,线下门店主要获取sub-prime客群,实现盈利的稳步增长。同时通过线上获取near-prime客群,既降低总体获客成本,又能为新监管环境下的发展打下基础。 中美现金贷平台面临的监管环境类似,在具体出路的选择上有共识,也有差异。 中美现金贷平台的共识是sub-prime客群面临极大的合规风险,near-prime客群是未来的机会所在,同时线上渠道是获取这部分客群的有效途径。此外,拓展海外市场是大趋势。CURO开拓了加拿大、英国等市场;国内现金贷平台则在积极开拓东南亚和拉美市场。 不同之处在于,CURO在美国市场依然可以享受线上获客的流量红利;而国内的消费金融公司从一开始就以near-prime为目标客群,并且采用线上方式获客。当前,国内线上获客的流量红利已不再,现金贷平台在积累了丰富的线上风控经验后,开始转型金融科技输出,推出大数据风控、精准营销等2B服务。 估值 6 亿美元至 8 亿美元 线上部分, 2017 年前三季度,CURO线上收入2. 57 亿美元,预计全年为3. 43 亿美元,同比增长26%。预计 2018 年线上增速20%~25%,对应收入4.12-4. 29 亿美元。 CURO在2015- 2017 年间,门店数量几乎保持不变,在 400 家上下。线下收入 2016 年和 2017 年分别为5. 56 和6. 04 亿美元,增速约8%。CURO表示,将在 2018 年新开门店,但由于新店扩张速度慢,对收入影响较小,预计 2018 年线下增速8%~10%,收入为6. 52 亿美元~6. 64 亿美元。 线上和线下收入相加,预计 2018 年总收入为10. 64 亿美元~10. 93 亿美元。 四项成本中,坏账成本、运营成本(包括门店人员工资福利)和资金成本都保持相对稳定,获客成本将因为线上获客占比上升而有所下降。因此,预计 2018 年净利润为0. 85 亿美元~0. 87 亿美元。 考虑到CURO有大量的门店,模式较重,增长相对缓慢,给予 7 倍~ 10 倍PE,估值 6 亿美元~ 8 亿美元,当前CURO的市值为6. 43 亿美元,处于合理区间。 声明:本报告所有内容,包括趋势预测等,由爱分析根据公开资料独立分析得出,仅供读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