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数字化转型,运营人员如何构建数字化运营能力?
产品的“不可或缺”可以通过客户调研,用户访谈,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等方法来确定产品的不可或缺程度从而定义是否到达了PMF。如果没有,那就需要产品及运营团队持续改进产品,直到产品对早期用户群“不可或缺”为止,才能进入到下一步:确定增长杠杆。 (2)确定数字化增长杠杆 巴菲特老爷子说:最厉害的人是一直对机会say NO,更多的时候,不选择什么,比选择什么更加重要。 在搞清楚真正的目标和性价比最高的机会之前,盲目的实验就像摸着石头过河,效率低下,也很难达到很好的效果。 ——给我一个杠杆我就能撬动地球。 这个杠杆就是“北极星指标”,是产品数字化增长的核心数据指标,也是唯一重要的数据指标,其他一切都是为了这个指标服务。例如:得到App的北极星指标是付费订阅人数,天猫的北极星指标是总销售额,平安金管家的北极星指标是MAU。 数字化转型通常需要与原业务系统并行,干扰项与阻碍自然会很多,正是这样,我们才需要找到业务运营的北极星指标来寻求业务突破! 那么数字化运营杠杆的核心是什么? 数字化是为运营服务,数据仓库,乃至所谓中台也是为业务运营服务。杜邦分析法在零售行业应用的比较广泛,其实那就是抓住了运营的核心。我们举例:某个app的北极星指标是日活跃用户数DAU,就可以拆分成新增活跃用户加已有活跃用户,而新增和活跃又可以进一步拆分如下图所示。 通过这个简化的增长等式或者增长路线图,我们可以看到构成北极星指标的核心因素,从而制定合适的指标体系。 (3)快节奏的工程试验 这里我就不展开讲,重点分享下关于Idea的提出与评估。Idea的提出的背后逻辑是,颠覆式创新与微创新直接的博弈。 任何事物都终将走向消亡,只有不断微创新,才能抵抗衰退期。 基于分析找到待优化的点之后,就需要发挥大家的专业与经验。产品、设计、技术、营销等不同方向的专业人员对于同样一个优化点的想法可能是不同的。如今的技术发展,导致商业竞争需要更加创新的策略来引领消费者心智。 如果团队成员提出了很多创新的想法,那这时,还需要为想法排定优先级。很多关于增长的书籍都提到了ICE评分体系,ICE分别代表Impact(影响力)、Confidence(信心)和Ease(简易性),可基于这三个指标来为想法进行打分并计算平均分,再进行排名。(要注意的是:ICE不是唯一准则,可以根据不同的团队及企业现状进行自定义)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