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接触又安全,电子合同春风十里别样红
蓝凌合同管理方案专家廖斌认为,当前,有些厂商可能因为资本或者其他的因素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其实,目前电子合同/电子签名中的 CA机构系(如CFCA、北京CA等)、传统电子签章系(金格、安证通等),以及2014年兴起的SaaS厂商(e签宝、上上签、法大大等)风头正劲。 从合同全生命周期管理(CLM)的角度看,电子合同的发展格局又是另一番景象。饶攀军认为,国内CLM软件和服务供应商主要分为几类: 一是专业合同管理厂商。以慧点科技法智易等为代表,实现从合同签订前的范本、供应商管理、到签订中的合同审查和签订、履行中的合同履行风险、履行后的评价和审计,实现合同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二是以OA、ERP转型的厂商为代表。蓝凌、泛微、汉得等为代表的OA类厂商,把合同管理作为现有系统的一个模块,主要关注合同的流程审批,以客户诉求为基础在OA上做二次开发。 而ERP类厂商的CLM方案推出的合同管理模块,一般与其ERP产品密切结合,关注其产品与ERP的集成,如果没有采用其ERP产品,基本上很难有机会采用,在合同管理的业务深度上也比较缺乏。 三是电子合同/电子签名类厂商,这类企业与互联网模式的厂商为主,如以e签宝、上上签等为代表,专注于电子合同的签署。 ![]() 从市占率角度看,中美两国在电子合同/电子签名的应用上呈现不同的风景,美国一家独大,中国还在群雄混战。 在美国, DocuSign一家独大,市场占有率超过40%,而且收入还在高速增长。2011年Adobe收购了电子签名创业公司EchoSign,在自己的PDF软件中集成了电子签名功能。但是2018年DocuSign才上市,可见Adobe并没有能够真正抑制DocuSign的崛起。 ![]() 由于电子合同具有一定网络性,产业链上强势的企业可能会要求下游采用同样的电子合同平台,所以未来应该不会有其他电子合同公司威胁到DocuSign。 在中国,福昕软件同样在PDF软件中集成了DocuSign的电子签名,但丝毫没有影响到上上签、法大大、E签宝等创业公司的兴起。 中国软件网认为,正像阿里钉钉、企业微信、华为WeLink等正成为企业远程移动办公的基础设施一样,电子合同/电子签名也将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一种基础设施。阿里云、腾讯云、华为等这些数据经济的基础设施企业必然会通过收购、投资、合作等方式,拥有或者进入电子合同/电子签名领域。 同时,电子合同产业的核心是SaaS服务,各家企业之间的技术差别并不大,最终较量的是服务能力和商业运营能力。未来将有更多的企业打造更全面、更高效、更安全的合同法务管理系统,借助数字化技术,实现 “降本提效”,为企业的交易促成、风险防范持续带来价值。 4.三重利好来袭 电子合同/电子签名市场相对于传统纸质合同的优势在疫情之下,得到充分展现,法律认可,不需要来回传递,成本低,效率高等。目前,电子合同/电子签名迎来三大利好。 其一,疫情期间电子合同的优势凸显,需求被进一步激发。 传统纸质合同的痛点在疫情期间集中爆发,加速了企业采用电子合同的进程。而一些提前使用了电子合同的企业,首先收获了电子合同所带来的便利、安全、高效和成本节约等优势。 慧点科技合同法务合伙人、事业部副总经理饶攀军告诉中国软件网,疫情导致无接触的电子合同成为很多企业的首选,远程沟通、在线磋商、在线签署成为很多企业的必要选择。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