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接触又安全,电子合同春风十里别样红
法大大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法务官梅臻介绍,随着移动互联网及企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传统纸质合同显然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电子合同打破了地域限制,让合作、交易通过互联网可以更快达成,同时节约打印、快递、仓储等成本,选择电子合同便成为了企业降本增效的一个考量。加上疫情期间,传统运营管理模式的痛点集中爆发,加速各方对电子合同的需求。 法大大平台反馈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季度,法大大平台日均签章调用超过2000万次,存证区块链高度超1650。值得注意的是,因疫情引起的远程办公潮,为法大大带来了不少新用户,网站日均用户注册量是平时的8倍,峰值更高达20倍。 另外,企业人力资源使用电子合同的场景和数量较此前都发生了较大改变。用户数量提升了58%,用户活跃度也提升了65%。而签署防疫安全承诺书、发放入职通知、新签劳动合同等,都成为电子合同使用的重要场景。 其二,从地方到国家政策法规的推动,让电子合同有了更多落地的场景。 近两年,国务院、财政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等重要部门与各地方政府,均推出了电子签名、电子合同相关政策和法规,提倡和支持电子签名、电子印章的推广和使用,不断释放利好信号。2020年受疫情影响,国家进一步加大政策推动的力度。 如2020年3月4日,人社部再次发声,明确支持企业与员工签订电子劳动合同。 ![]() 2020年3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支持“互联网+医疗”等新服务模式发展。 2020年3月17日起,看病、买药无需再带卡,由国家医保信息平台统一签发的医保电子凭证已经实现全国覆盖,手机刷码就可以进行医保支付。 2020年2月24日,银保监表示,金融监管部门要对电子单证、电子签章、电子数据的合规性、合法性要充分认同。 而2019年 4月30日,李克强总理签署国务院令,明确电子签名、电子印章、电子证照、电子档案的法律效力! ![]() 第三大利好则是电子合同/电子签名成为投资风口,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 一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国内注册企业的数据,海比研究预测电子合同在中国的潜在市场规模将达564亿元。 而另一方面,亿欧的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电子合同渗透率不到3%,预计2022年该渗透率会提升到 5%~7%,市场潜力巨大。 基于这一市场发展预测,从2019年开始,电子合同等成为一个风口,包括BAT等公司和投资机构均加大了投资。 2019年3月6日,第三方电子签名/电子合同平台法大大完成C轮3.98亿元融资,此轮融资由老虎环球基金和腾讯联合领投,锐盛投资、元璟资本跟投。法大大主要提供SaaS模式电子合同、电子文件签署及存证服务。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