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从天堂到地狱 瑞幸做错了什么?
此前公布的2019年三季报显示,瑞幸咖啡其他产品的净收入是3.5亿元,占到当季收入的22.6%,占比相比于2018年同期提升了3倍,但在浑水公布的沽空报告中,根据25843张单据,指瑞幸从其他产品中获得的收入贡献在2019年三季度仅为6%,夸大了400%。 这两个数据差异巨大,按照瑞幸公布的结果,咖啡的流量正在转化成新的增量收入,而做空报告的结果则是用户只是奔着打折咖啡券而来,最终结果恐怕只能等到真实数据公布再见分晓。 不过原京东战略部分析师李成东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用户反复来购买才能称之为流量,瑞幸咖啡的主业是饮品,这和电商公司面对的存量市场完全不同,毕竟咖啡不是个大生意;而且电商只是让用户换了个渠道买产品,并不需要教育消费者;瑞幸的模式走不走得通其实很难断言,但其对资本的诉求更强,导致了最终的造假。 但瑞幸咖啡也并非没有功劳,在朱丹蓬看来,虽然业绩造假不对,但瑞幸对培育中国咖啡消费还是做出了贡献,降低了消费者的体验成本,拉动了国内咖啡行业向多品类多场景多渠道方向发展,比如2019年便利店咖啡、办公室咖啡都迎来新的机遇。 这样看来,可能获益的就是众多消费者,享受了大量的补贴低价咖啡,就算在瑞幸咖啡前路未卜的当下,在众多微信和QQ上的瑞幸咖啡优惠券群里,虽然1.8折等券已难寻,但依然还有3.8和5折的咖啡券可以拿。 结局是一地鸡毛? 对于瑞幸管理层来说,可能最没有想到的是那一份神秘做空报告的出现,其也成为瑞幸咖啡崩盘的关键一环。 据了解,订单跳号在餐饮界也很正常,瑞幸的门店有数千家之多,造假一般也不会在门店端进行,沽空报告调查方如此确定地大投入去做验证式调查,不排除有熟悉中国咖啡行业的深喉爆料。 第一财经记者走访了多家瑞幸门店了解到,由于瑞幸门店大多标配是2人,而且是时薪制,要求比较苛刻还有视频监工,所以大部分门店员工的工作强度都比较大,多位店员均表示自己只是安排订单当好“按键咖啡师”,并没有感受到有什么不同。 此前安永公司声称,在对瑞幸咖啡2019年年度财务报告进行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发现瑞幸咖啡部分管理人员虚增了收入、成本及费用。安永就此发现向瑞幸咖啡审计委员会作出汇报。瑞幸咖啡董事会因此决定成立特别委员会负责相关内部调查。 沈萌猜测,安永受聘于企业,没有必要在还不需要承担责任的情况下主动进场查账,如果双方有分歧可以辞职或更换会计师事务所,因此很有可能是因为做空报告的翔实,导致不想被牵连的外部董事要求审计师进场调查。 但对于瑞幸咖啡来说,这才是开始,而且牵扯无数。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