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金山云亏损IPO,为何中小云厂商“恰饭”这么难?
UCloud于2013年11月、2014年6月,2015年4月,2016年6月,2017年3月、6月、12月,2018年5月、6月、9月,分别进行A轮到E轮或E轮以上的融资,尤其在2018年6月,“国家队”入局,UCloud获得中国移动的投资。 不同的是,UCloud从2017年起盈利了,也就是说,UCloud报告期内盈利IPO与青云、金山云的亏损上市情况不同。 2016年,UCloud净利润为-2.11亿,2017年为5928万,2018年为7715万。其中,主营业务包括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以2018年为例,公有云占比85.15%,混合云占比11.69%,私有云及其他占比2.91%。 所以,UCloud的营收主力为公有云业务。UCloud公有云业务包括计算(云主机和物理云主机)、网络、数据库、云分发、数据分析、存储,营收占比依次降低。 这不禁让人疑问,为何定位、业务、发展历程相似的三家云计算企业,出现“分叉路口”。 艾媒咨询刘杰豪对中国软件网说,“从整体市场份额来看,其实UCloud和青云本身在份额占据上相差并不大。但回顾市场在2016年前后早期的竞争中,UCloud整体在流量推广上更为积极,也有助于其在前期获得一定的市场竞争优势。同时,UCloud前期也是基于游戏领域的起步,基于游戏行业更为活跃的行业属性以及对云计算更强的需求,都有可能是目前UCloud领先于青云的原因之一。” 的确,两者虽然均面向公有云、混合云领域,但业务重心、主力不同。青云业务按照云产品与云服务分类,UCloud按照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分类。青云的云服务主要业务包括基础资源与架构服务(计算、存储、网络)、应用平台服务(容器、数据库、中间件、物联网、AI),相当于UCloud的公有云业务范畴。 青云的云产品主要是超融合系统、云平台与战略软件、软件定义存储产品,侧重于系统与平台。而且,青云的云产品增速高于云服务,2019年,青云云产品占总营收的65.3%,超融合系统又是云产品中的主力产品。 此外,两者面向客户的属性不同。青云云产品的客户以传统企业为主,如****、保险、证券等金融领域,政府、事业单位,教育、医疗、工业制造等。 ![]() 云产品客户 云服务方面,2017年及之前以互联网公司为主,2018年下半年后,受到互联网金融行业监管趋严,整顿洗牌,部分互联网金融公司停止或大幅度缩减公有云平台及服务的购买和投入,以及在线教育行业APP、小程序大量下架,青云调整服务客户结构,重点挖掘企业服务、传媒娱乐等行业客户需求。 相比之下,UCloud的主要客户集中在互联网领域,如移动互联、互动娱乐、企业服务。UCloud正式在科创板上市后,未来将通过发力互联网腰部客户、拓展海外云计算业务、加强与运营商合作的“三部曲”来推动云IaaS的增长。 金山云则更加特殊,2017年至2019年三年,高级客户占比93.7%,95.3%、97.4%,前三大客户,贡献收入占比,2017年,27%(小米)、19%和10%;2018年,25%(小米)、24%、11%;2019年的31%、14%(小米)和12%。 也就是说,金山云营收高度依赖于股东的支持。金山云也披露了其风险,如果不能持续从与金山集团和小米系企业的合作中收益,公司的业务将受到负面影响。 毫无疑问的是,青云、金山云和UCloud各自隐忧不同,或将面临更残酷的市场挑战。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