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4点,一场顶尖科技巨头的硬战
从MySQL到AWS Aurora再到PolarDB,必须平衡数据库迁移诸多细节、稍有差池后果不堪设想。为此,阿里云有两个重要的迁移工具保障这个过程,DTS用于数据的迁移、ADAM用于业务层相关的迁移。两个产品对主流数据库种类的支持规模,都是业内最高。 而另一家游戏出海领头羊莉莉丝,代表作包括《万国觉醒》《劍与远征》,则在两年前就开始利用阿里云的云原生数据仓库AnalyticDB,帮助数据架构师和运营人员及时分析游戏运行情况,及时调整策略。这个数据仓库产品,也在2020年拿下TPC-DS性能榜全球第一的桂冠,代表着性能和性价比的巅峰水平。 《火炬之光》手游将由心动网络研发并在亚洲范围内发行 互联网数据处理和存储场景越来越要求弹性、智能化。PrestoMall、心动网络、莉莉丝冒着风险更换数据库的选择也并非个例。 相比之下,“去O”的趋势虽然已经明朗,但趋势归趋势,要从Oracle迁移数据的难度,其实大大复杂于其他开源数据库。 郑旦告诉「深响」,因为Oracle数据库版本繁多,不同客户创建报表的逻辑差异很大,基于DTS和ADAM产品,PrestoMall项目需要改动的代码不到5%,但仍然带来不少升级优化需求。 03数据库的市场并不大,却聚集了全球高科技巨头核心的研发力量。 据不同的统计口径,全球数据库市场规模在300亿美金到600亿美金之间。相比于全球云计算数千亿美元级别的规模,这不算是最大的一块肥肉。 但数据库的战略位置十分特殊,其承载了一个企业客户最核心的数据资产,而每一次迁移,都意味着相当的风险。数据库的选择,往往也也会影响企业对存储、服务器等其他大件的消费,粘性高、撬动后续服务的能力强。 微软、Oracle、SAP、亚马逊AWS、Google、IBM、阿里巴巴、腾讯、华为……全球顶级科技巨头在数据库领域已经鏖战了数十载,亚马逊AWS的CTO Werner Vogels更是多次强调:“数据库是云计算的终极之战(Real Battle)。” 如果要用云数据库取代传统数据库,这相当于将现有每年数据库500亿美元市场中,约70%的份额分流。按照行业预测增速,未来三年数据库市场总销售额约在1800亿元。 从商业数据库到开源数据库、云原生数据库,从海外巨头占绝对主导地位到如今国内外头部玩家在新赛道上同步起跑,当下的数据库和十年前的数据库已然不是同一个概念。 历史上,最早的数据库要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1968年IBM推出了第一代数据库DB1,1970年IBM工程师EdgarCodd写下了最早的关系型数据模型构想的论文。随后的30年间出现了Oracle、Informix、Sybase、Sybase与微软合作的SQLServer等著名的数据库公司。 全球数据库产业在2000年前后进行了第一次大战并主要形成IBM、微软、Oracle三巨头格局,那也是商业数据库的时代。 2000年以后,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变革为数据库技术带来了“釜底抽薪”的底层计算系统变化,带来了以开源、分布式和云计算为主导的新数据库时代。 2018年10月,阿里云第一次出现在Gartner全球数据库魔力象限(包括传统和云数据库市场份额)。第二年,阿里云就成为最接近“领导者”象限的“挑战者”,整个市场呈现7强格局:微软、Oracle、SAP、AWS、Google、IBM和阿里云。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