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马云家,其实海外电商也有流量江湖
往往流量平台在一段时间之后,平台红利期结束,流量成本升高。此时能够发现新流量平台或新的流量入口的卖家,就获得了下一轮的流量红利。比如说在 2009 年,网红愿意免费为一些有趣的商品做宣传,他们很高兴能够用一些新奇的产品并且把它们分享出去,由于网红的粉丝量大,即使转化率很低流量依然非常可观,一些电商就利用网红效应来做广告。 随着越来愈多的卖家请网红做广告,网红们开始收费,并且广告价格水涨船高。此时有心的卖家就将目光转向了Facebook流量,此时Facebook流量相对便宜且质量较高。购买Facebook广告的卖家变多,Facebook广告价格逐渐上涨,一些卖家开始在新兴的社交平台Instagram和Pinterest上投放广告。 好的站外引流卖家共同特征就是有一双利眼,能够利用新兴流量平台红利,在流量红利期发展壮大。 四、站外引流套路深 站外引流的方法还有很多,为了把流量导入到产品上卖家们一直在探索规则的边界。站外引流往往不被平台所认可,通常这些做法会与平台规则相冲突,伤害平台的利益。平台规则的本质上是希望卖家们能公平地用产品和服务进行良性的、诚信的竞争,让有好产品和好服务的卖家获得更多用户。 一些电商在YouTube上做广告,电商花钱请人重复点击YouTube的广告视频,让视频的排名上升,排名上升意味着更多用户可以看到这个广告,从而提高产品购买率,这种做法叫做刷排名。为了维持诚信的、真实的排名,Google算法不断进化,来识别刷排行的行为并封锁刷排行的视频和账号。 除了YouTube之外几乎所有平台都存在这种行为。 蹭关键词是类似于刷排行的一种不诚信方式。蹭关键词的目的是让访问量上升,排名上升,增加曝光率,商品被更多用户看到就可能获得更高的购买量。蹭关键词实质上是一种欺骗搜索引擎的行为,让搜索引擎误以为商品与关键词相关。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