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传统还是被同化?这是二手车电商的“阶段性失败”
实际上,这也是中国与其他二手车市场市场发达的国家最根本的差异。数据显示,二手车与新车交易量的比值在美国为3.85:1,在德国为2.37:1,在日本为1.45:1。然而,我国这一数值仅为0.38:1,为美国的十分之一。根据美国交通局的统计,美国每 1000 人的二手汽车拥有量是 780 台,二手车数量占到80%以上。 以美国为例,该国每一辆机动车都有一份档案,包括下场后的每一次维修、保养、出险等记录。二手车交易过程中,交易双方可以根据档案信息,得出一个公允的价格。类似的体系和标准,中国目前并不存在。 “对现阶段的普通消费者来说,无论年检信息、维修信息,还是事故信息,查询起来都有较大难度。但这些信息恰恰是一台二手车状况的最真实体现。人为的设限导致查询起来阻碍重重。这是导致二手车行业信息不对称、不透明的重要因素。”爱车的诺诺高级淘车顾问孟凡印告诉新浪科技。 买 10 万元到 15 万元的新车,确定了款式和车型,可能只有 15 个选择,但二手车可能有 2 万个选择,甚至每辆车都不一样,二手车的定价很难。而目前各家都是自建体系和堡垒。 目前,二手车电商平台的通行做法,是自建检测团队。业内人士对新浪科技透露,各家对外宣称的上百项检测标准,实际上既不透明,也没不具有通行性。检测结果也没有打通。 公认的独立第三方或许是最好的解决方式。没有行业的统一标尺,汽车的流通黑箱就难以打破。在这样的背景下,所有的检测只能依赖于线下实体评估。 “在中国这是一块难啃的骨头”,杨浩涌曾公开表示,在美国买辆二手车,查二手车价格有专门的公司,查询二手车维修信息和事故记录也有专门的公司,最后买了二手车不满意还可以直接退,但国内目前做不到。 “究竟哪辆车符合客户的需求,非常值得探讨”,杨浩涌说,非标的行业里,二手车注定是定价交易,但这样的定价交易在线下很难完成。 实际上,已经有二手车电商试图通过免费车辆检测、去除中间商差价、允诺一定期限内无理由退车等方式建立信任,但目前并未在交易量上有巨大的突破。 孟凡印表示:“二手车行业存在的这些固有问题。主要体现在传统二手车业态上,以互联网面目出现的二手车企是为了颠覆传统的业态,包括买卖的不透明。但当跟传统二手车行业直接对接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冲击,这种冲击带来的后果就是以前存在的问题在这些互联网企业身上一样没少,譬如消费者买到事故车、调表车、泡水车等等。对于想颠覆传统交易模式模式的互联网企业来说,还任重道远。” “但也不能完全否定二手车电商这两年的发展,”苗刚的看法有些不一样,“他们在教育用户层面上还是做出很大贡献的,往前推几年,二手车的概念根本没有这么深入人心。”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