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江湖二三事
后来小米把视线放在了线下的用户体验上 。2011年底,小米开始布局小米之家,最开始只是小米售后的客户服务中心,后来直接升级成为零售体验店。消费者可以在小米之家享受体验、购买、售后服务等等一条龙服务 。小米在用户体验的布局,使之成为手机行业的“新零售” 2015年7月和9月,黄峥创立的拼好货和拼多多App正式上线,2016年,双“拼”App正式合并为拼多多。这个最初靠着在微信群里通过组团来购买低价水果的应用,最终扩展到从家电到日用品的全品类电商平台。 在双“拼”的运营过程中,黄峥发现其实不少人对品质的要求并不高,只要价廉就够了。于是他借着社交电商的风,用0元购、1元购裹挟用户发动亲友砍价,成功导入了大量流量,再通过微信群团购的方式进一步裂变,呈现病毒式的增长。到2018年中,拼多多用户已达3.44亿,活跃用户数稳定在一亿左右,仅次于淘宝和京东。 尽管现在的拼多多深陷假货、服务差、劣质的漩涡,但数据显示,拼多多才是当前真正的第三电商。 况且,我们并不应该觉得拼多多发现了什么人类从未发现的东西,他只是尊重了从未被重视的用户的需求 ,做了“精英”不愿意俯下身体去做的生意。 04服务大战 中国电商的发展,离不开中国的人口红利,也离不开中国人不断提升的消费本质。简单的道理,却很少有人参透。光靠资本做后盾远远不够,更需要深谙中国国情的战略和战术。 从本质上看,电商只是零售的一种历史形态,而不是最终形态。零售是什么呢?营销大师科特勒在其经典著作《营销管理》给出过一个定义:「零售就是将商品或服务直接销售给最终消费者供其个人进行非商业性使用的过程中涉及到的一切活动。 」 根据这个定义,我们看零售,决不能只看货物最终实现买卖的那一段,还应该将眼光放得更宽,将为买卖达成而进行的一切零售服务活动都考虑进来。 马云并不在意用户的眼睛,他更在意的是用户的心 。在成立淘宝的时候,马云直接宣布淘宝免费三年。免费,意味着烧很多的钱和花更长的时间,对于那时资金并不充裕的阿里巴巴来说,的确是一个艰难的决定。同时阿里树立企业价值观: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 阿里不止一次如此开诚布公的表示对客户及员工的重视度。此前马云曾亲自上阵体验双十一期间淘宝客服的工作,也曾在微博为阿里客服点赞。 马云曾说:很多企业及创业团队,他们非常关注战略问题、技术问题、运营问题、人才问题,但却忽视了客户服务 。而阿里的核心战略无一不围绕着阿里最初的使命价值观“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阿里的一系列动作始终围绕着客户体验展开 ,通过不断优化的服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用户才是阿里成功的关键。 就像达尔文《物种起源》里说的:能够生存下来的物种,并不是那些最强壮的,也不是那些头脑最聪明的,而是那些能够对环境变化做出最快反应的物种。 电商最终要面对消费者,什么样的策略能够在第一时间吸引消费者?最直接的就是低价。因此过去的电商,相较传统商业优势就是在于通过虚拟的网络连接商品和消费者,压缩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而低价吸引来流量,进而沉淀用户,产生数据。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