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划算:佯攻者能否驱动阿里的自我革命?
哈佛商学院松下幸之助教席组织行为学教授约翰·科特曾表示,“过去10 年间,我研究过100多家试图通过变革大幅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公司。它们发起变革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对业务经营模式做出根本性调整,从而应对新市场环境带来的挑战。从实际结果来看,少数公司的变革非常成功,少数公司一败涂地,大部分公司介于两者之间,都不太成功。” 阿里巴巴的成功,在于通过天猫体系积累了大量的品牌商资源和消费者信任。天猫首任创始总经理黄若过去曾经总结过,阿里巴巴的体系是“网络商业房地产”,这也意味着,阿里巴巴尽管是电商巨头,但从商业模式的底层来看,仍然是“收租金的地产商”。 拼多多、美团、快手等新移动互联网企业的崛起,也在不断冲击这样一个依赖圈地收租金的商业模式。这才是聚划算对于阿里巴巴的意义:如果借助这样一个低价的入口作为变革的起点,改变过去依赖收租金收广告费的模式,如,尝试会员费等等,那么,阿里巴巴未来十年的发展或许会再上一个台阶。 因此,聚划算能在多大程度上变革阿里当前的体系,就意味着阿里巴巴电商体系在未来还多大的想象空间。如果害怕变革,阿里可能会维持现在商场的模式,但是难以挡住后来的竞争者。但如果变革了,不彻底,甚至带来的结果可能比不变革还要坏。 到底阿里的自我进化变革之路要怎么走,还是要看“病毒”聚划算的势能,是一往无前,彻底改造天猫和淘宝,还是中道崩殂,被排除体外,或者是回到以前,当作无事发生。 不论如何,只有行业还有竞争和变化,对于消费者,这就是好消息。 文/刘旷公众号,ID:liukuang110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