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磁浮中心主任:为何要建600km/h磁浮,安全吗
在技术研发方面,交通运输任何一代的新技术,都会对相关技术产生非常大的引领和带动作用。“看上去是研制一个新的交通工具,其实是让我们国家交通行业的整个研发能力、产业体系不断迭代更新,不断向前走。600公里时速的磁浮系统,不仅仅局限于磁浮技术本身,实际上还会对关联的新技术、新材料应用等带来很重要的引领和贡献。” 据中国中车方面介绍,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的研制,是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课题。该项目由中国中车组织,中车四方股份公司技术负责,联合30余家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同攻关,目的是攻克高速磁浮核心技术,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工程化系统,形成我国高速磁浮产业化能力。 二十年的坚持 陈小鸿表示,能够取得今天这样的重要突破,源自在国家科技部、上海市等各方力量的坚定支持下,同济大学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国内一大批科研团队,坚持二十年,坚持自主创新、紧密合作,为今天高速磁浮系统研发及工程化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早在2000年,为支持世界上首条商业运营的高速磁浮线——往返于上海地铁龙阳路站与浦东国际机场的上海高速磁浮示范运营线,科技部支持筹建了国家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磁浮交通技术的国产化和创新研究。 磁浮中心在“十五”期间组织科研团队,自主研发建成了位于同济大学嘉定校区的这条高速磁浮试验线,该1.5公里长的试验线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条在用的常导长定子磁浮交通系统综合试验线,可为高速磁浮交通技术的研发、系统集成、软件调试、部件性能考核与改进提供试验条件。 “十一五”研制了时速500公里的国产化样车(一列4节)并用于上海高速磁浮示范线,形成直线电机、道岔等设备和材料的国产化能力,当时筹划沪杭线、上海二个机场之间的快线,有一个“小高潮”。“十二五”期间,以保障上海高速磁浮示范线稳定运行为目标,开展了系统研发替代进口关键零部件和维护检测设备的工作。有了科研的有力支持,在无返厂大修情况下保障了上海高速磁浮示范运营线近18年的持续安全稳定运行。同时,持续完善试验平台,形成能够支持对自主研发磁浮系统开展集成试验与功能验证的能力。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