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放弃”天天快递:转型还是关闭?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对张近东而言,天价收购天天快递早被证明是失败。随着快递业竞争越来越残酷,天天快递作为低价值、高亏损业务,被放弃掉早就成为一种必然。所谓转型同城配、送装业务,可能也只是最后无奈之举。 作者 | 刘珊珊 编辑 | 杨铭 卖股求存的苏宁创始人张近东,终于在2月最后一天,拿到了深国际和鲲鹏资本合计148.17亿元的“救命钱”。 不过,对身处南京已十来天的众多天天快递加盟商而言,却已经不敢抱有类似幻想——自2月22日晚间,天天快递总部向加盟商发出一封名为《迎难而上,创新应变——致天天快递事业合伙人》通告后,部分认为这是“苏宁实际放弃天天快递”的加盟商,就赶到南京“维权”,希望苏宁方面给自己一个说法。 “春节前刚续签的合同,刚交的加盟费,春节后回来苏宁就宣布停网,要求加盟商签退网申请。”加盟商刘宏(化名)对“极点商业”称,“所谓‘转型’事业合伙人是幌子,苏宁之所没有官宣关闭天天,是因为官宣就是苏宁违约。” 根据刘宏的说法,截至目前为止,苏宁方面尚未就加盟商的加盟费、押金等给予相应解决方案。 “相比加盟费、押金,更重要的是苏宁方面未提前告知,很多网点刚交了房租、聘请了员工,大一点的网点房租都交了100多万,现在面临血本无可。”他说。 就上述消息,“极点商业”向苏宁一位公关负责人求证,该负责人表示:“不属实。”不过,该负责人并未就不属实说法,进行具体说明。 2017年,为补齐苏宁最后一公里配送能力,苏宁以42.5亿元交易总额收购天天快递。这笔交易最终成了双输:截至2020年6月30日,被苏宁收购的三年多时间里,天天快递市占率一路下滑,亏损超40亿元。受天天快递业绩拖累,苏宁账面亏损持续亏大,深陷资金危机中被迫卖股求存。 “对张近东而言,天价收购天天快递其实早被证明是失败。随着快递业竞争越来越残酷,天天快递作为低价值、高亏损业务,被放弃掉其实早就成为一种必然。”一位快递物流行业分析人士如此表示:所谓转型同城配、送装业务,可能也只是最后无奈之举,在更激烈竞争中有多大希望难以判断。 01 加盟商突然被“放弃”? “只要不在零售赛道、脱离商品和用户,都要大胆调整,该砍的砍,该转的转。”今年1月底的苏宁30周年司庆典礼上,张近东如此表示。 对身处小县城的刘宏来说,彼时他没有想到,这番讲话会对自己产生什么影响——他刚刚在2021年1月底,续租场地,并缴纳了5万押金,以及11800元年费,续签成为天天快递当地加盟商。 “春节前,我还给员工说,尽管2020年很困难,但来年大家一起努力好好干,争取转亏为盈。”自称已做天天快递11之久的刘宏称,尽管苏宁接手后就一直不赚钱,但多年感情和心血,让自己一直放不下。 按照天天快递1月16日发布的“告客户书”,全国所有天天快递网点本应在大年初八(2月19日)就复工复网。不过,尽管快递同行纷纷复工,但天天快递系统网络却一直没有恢复正常,导致加盟商无法正常收件和派件。 很快,苏宁准备将天天快递关闭消息,在加盟商群中流传开来,猝不及防的各地加盟商们,要么赶到当地的苏宁易购,要么赶到南京苏宁保税区物流中心以及南京苏宁总部园区,试图找到协商解决办法。 不过,焦急等待数天后,这些加盟商们等来的是一纸通告。2月22日晚间,天天快递在给加盟商的通告称:总部正式启动全面转型,鼓励“加盟商”转变为“事业合伙人”,天天快递将聚焦最后一公里,向仓配一体、店配一体、送装一体转型,为B端商户提供中高品质服务,为C端消费者提供同城配的优质体验。 对很多等待“复工”的加盟商而言,这显然不是想要他们听到的好消息:“按照通告意思,也就是快递配送低端业务不做了,转型做店配一体、送装一体等中高端服务。” 问题是,对于这些加盟商而言,突如其来的“转型”,有三方面的大问题。 “一是前期投入巨大打水漂、所有客户丢失不说,还要赔偿下面的网点损失。”一位去年4月,与朋友合伙投入100多万元,承包了丽江地区天天快递业务的王师傅说:下面网点加盟费是3万元,有2万元的押金,网点有大有小,小的损失可能在5万左右,大的应该在10万-20万元。 “快递业务一旦停止,自己旗下的20多个网点都在向自己索要赔偿,面对难以估量的损失,心急如焚苏宁方面却没给出解决办法。”王师傅称。 刘宏则称,各级别网点押金、加盟费不同,损失也就不同。“据我了解,一些大网点房租都是100多万元,聘请的不少员工也都一直在等待复工,人员、车辆、场地损失各不相同。” 另一位将近投入了14万元的加盟商称,“涉及下面2个乡镇网点,涉及赔付在1万元左右。” 另一大问题是,根据刘宏等加盟商的说法,苏宁方面并未就加盟费、押金等给出明确解决方案,只是要求各地加盟商签署“退网申请表”。 “去年7月有退网的加盟商,至今都没有拿回押金。退网协议签完,什么时候给钱就是苏宁说了算。”多位加盟商表示。 从“极点商业”获悉的“退网申请表”来看,其在退网承诺要求: 退网后一日内归还带有“天天快递”商标的一切物料,立即消除“天天快递”商标标识,不再使用“天天快递”进行任何经营和宣传活动;承诺已妥善解决与客户、员工及其他加盟商等第三方之间的纠纷等等。 刘宏称,相比突如其来的损失,更难以接受的是天天快递的所谓转型,并不适合绝大部分原有加盟商:“所谓合伙人转型,其实就是去维修安装电器。问题是,大家都是做快递的,谁会去维修电器?这不是我们能干的啊。” 和刘宏、王师傅这些加盟商情况相似的,还有全国多地的多名加盟商。据了解,在一封名为“天天快递加盟商致张近东、侯恩龙总裁”等领导的感谢信中,加盟商如此写道:2021年1月总部还在让网点续签2021-2022年度加盟协议,交加盟费,但是仅仅过了一个春节,2月份总部没有任何公告,突然停开班车,停开分拨,导致天天快递网络实际关闭。 “……总部带领我们转型,我们也很支持……卖电器,修电器,我们不懂,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是快递物流,我们持有的资质是快递经营许可证,我们没有电器修理的技术技能。” 02 巨额亏损压垮天天快递 “加盟商可以选择做苏宁仓配、店配、送装业务等B端客户服务,也可选择为同城C端客户服务的即时配送业务。如果不愿意,那么就只好退网。”在一位熟悉快递物流行业的业内人士看来,天天快递业务重心的转变,是“事业合伙人”与“加盟商”的最大区别。 那么,苏宁原来一千多加盟网点的加盟商能否顺利转型?有多少加盟商愿意接受这种转型?是否还需要另外投资?如果不愿意,原有加盟商何去何从? 截至发稿,苏宁方面尚未就上述问题给予回应。 天天快递的“突变”,其实早有征兆。今年1月13日,韵达速递与苏宁物流在上海签订合作协议;1月29日,苏宁在公布2020财年业绩快报时称:天天将聚焦为苏宁易购平台的供应商和商户提供仓配一体化业务,提升用户服务体验,对于天天快递承接的低价值、高亏损的外部业务单量计划进行快速调整。 更长远一点来看,实际上,当苏宁易购花40多亿元,迎来的是一个连年高亏损、高投诉率的低价值业务时,天天快递的命运,其实就已注定。 2017年1月 2 日,还在各行业大肆收购的苏宁云商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苏宁物流将以总计42.5亿元人民币收购天天快递。 彼时,这被外界看成是优势互补的强强合作:苏宁拥有8大全国物流中心,47个区域物流中心,365个城市配送中心,6267个末端快递网点。天天快递网络遍布国内300多个地级市和2800多个县,全国拥有61个分拨中心,超过10000个配送网点,开通超过1800条运营线路。 发布会上,苏宁方面就表示,双方客户资源一旦形成优势互补,能够很好的强化苏宁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能力,苏宁物流的社会化业务占比将大大提升。 收购之初,苏宁踌躇满志。在天天快递2018年全国网络大会上,时任苏宁物流常务副总裁、天天快递总裁的姚凯,为未来三年发展定下了小目标:“单量破2000万,服务争第一,末端网点10万+,基础设施升级”。 天天快递服务想要争第一的心,昭然若揭。 不过,让外界意外的是,苏宁接手天天快递后,却迎来的是一个业绩下滑、持续亏损尴尬局面。 在苏宁收购后的2017年,净亏损为5.81亿元,2018年天天快递净亏损12.97亿元,2019年净亏损达17.86亿元,2020年天天快递上半年营收5.61亿元,亏损5.52亿元。截至2020年6月30日,被苏宁收购的三年多时间里,天天快递亏损超40亿元。 在苏宁的业务版图上,天天快递彻底成了一个拖累整体业绩的负资产。某种程度上,苏宁的资金链和债务危机,也与天天快递的连年亏损有直接关系。 一般而言,分析人士将天天快递的亏损,归咎为其低价竞争策略与加盟模式,导致天天快递在业内长期好评率极低、投诉率极高,口碑一塌糊涂,成为快递业“扶不起的阿斗”。 这有一定道理。成立于1994年的天天快递,曾多次“易主”,苏宁接手时已经是“四手”天天。 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是2012年被原申通快递总裁奚春阳,以1.6亿元的价格从海航收回60%的股权,并担任天天快递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后,奚春阳坚持以加盟为主运营模式,并大刀阔斧对直营网点进行改制。 这给天天快递的监管不力、口碑下滑埋下伏笔。2014年3月,天天快递就出现了对加盟商管理不善、网点人货两空的现象;2016年2月,天天快递出现网点老板跑路、包裹堆积成山几乎爆仓的窘境。2017年,在苏宁收购后,京东以“服务满意度太低”为由,停止与天天快递的合作,一度引发苏宁与京东的口水战。 “我买了一只龙猫,2000多元,发的天天快递,整整8天,从温州送到无锡,400多公里,最气的是已在配送站不送,打电话说太热了想晚点送。不出意外,拆开龙猫已经死了。”在知乎,一位网友在2019年9月的帖子引发很多网友共鸣:网上买东西,看到默认天天快递,退款。 03 转型同城配送还有竞争力吗? 这并不能完全解释外界疑惑:苏宁已经接手天天快递3年,为何天天快递业界口碑在业界仍垫底?甚至,业绩相比收购前为何不进反退? 其中,是苏宁集团、苏宁物流、天天快递几方整合有问题,还是苏宁的管理、战略方向本身有问题?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