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360手机李开新:周鸿祎说手机不做不行 可现实呢?
李开新:可能是这样的方式,手机厂商压力确实会很大,魅族已经宣布他们的产品要涨价了。而且这种压力不仅仅是在终端厂商这里,产业链其他环节的小品牌厂商恐怕压力更大,因为上游元器件的涨价,让他们很多合同,在签的时候还是能盈利的,等到交付时发现是亏损的。 新浪科技:360会怎么应对元器件涨价的问题? 李开新:第一,我们要提前锁定一些资源,这个角度来说,或许对我们还是个机会。360手机的总量需求没有那么大,可以提前付钱锁定资源。第二,从器件管理角度来讲,会把不同产品的一些器件尽量统一起来,从成本管理上会好一点。第三,内部管理要做得更细一点,通过内部挖掘增效,提高效率。 三千元依旧天花板:华为、OV之外都不算成功 新浪科技:今年大部分手机厂商都在尝试突破3千、4千甚至5千的价格档位,汇率变化和元器件涨价,会不会客观上推动这个档位的竞争更加激烈? 李开新:通过突破高端获得溢价,来抵充成本上升压力,不是对所有的厂家都适合。华为、OPPO、VIVO会比较适合一点,卖3000元以上的机器对品牌的要求实际是很高的。 三年前,华为、OPPO、VIVO,消费者只能接受他们2000多元的机器,超过3000元消费者就不愿意买单。最近几年,华为多次尝试做3000元以上的机器,但之前都不能算完全达到效果,直到华为P9才真正达到了效果。 突破三千元价格,性能和配置已经不是非常重要的决定因素,品牌作用很重要。而消费者、市场对品牌的接受度需要时间。 2016年,由于三星出现问题,刚好市场空出来了。另一方面,品牌不断成长过程中,消费者也慢慢可以做到能接受这个价钱。华为、OPPO、VIVO在3千档位立住了。 但其他品牌都还在尝试的过程中,都不算成功,3000元对大部分国产品牌依旧是个很重要的门槛。 新浪科技:3000元及以上的用户有什么特点? 李开新:其实超过2000元以上的人群都是偏商务的用户。他们对于机器的性能要求,可能还要低于千元使用用户对机器性能的要求,对机器商务功能要求高一些,或者品牌要求高一些。 新浪科技:360手机明年会试着冲击3000档吗?会把塑造品牌作为工作的重点吗? 李开新:把产品做好对我们来说是最关键的。360手机现在还处于通过产品能力带动品牌提升阶段。而大品牌,例如华为、OV现在已经开始进入到通过品牌来带动产品的阶段,大家阶段不一样。我们的目标还是要建立自己相对核心、相对稳定的用户群,服务好这个用户群。 线下渠道:手机自然更替的量依旧很大 新浪科技:今年OV爆发之后,大家都开始拓展线下渠道,但线下渠道和线上渠道一样,应该也是有一定容量的,现在渠道会不会也趋于饱和? 李开新:国内手机市场75%的量还是通过线下完成的,消费角度来讲,一年出货量5亿部,增量市场应该是饱和了。但是手机产品更新换代还是比较快的,尽管不像前两年换机潮那么大的增量,但光是每年自然更替的量依然是很大的。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