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易凯资本王冉:谈ofo、乐视以及投行新物种
王冉:今天回头看,易凯在历史上犯过两个比较大的错误。一个是我们几乎完整地错过了2010- 2012 那波电商机会。我印象特别深, 2011 年年初的时候我们做了PPTV 2. 5 亿美元的融资,当时就想继续在娱乐领域乘胜追击,却忽略了电商浪潮的涌动,没想到几个月之后华兴做了京东的DST那轮,一下子奠定了他们在电商领域的地位,后面抢项目就有了很大的优势。第二个错误是在 2015 年之前,我们在培养中高层方面过于保守了。当时觉得小马不能急于拉大车,因此没有借着高歌猛进的市场迅速扩大中高层团队。说出来大家可能不信, 2015 年初,那时易凯已经成立 15 年了,我们最重要的TMT行业组除了合伙人之外只有一个副总裁。 腾讯科技:能透露一下易凯今天的规模吗? 王冉:我们投行这边已经过百人,本周还有有 10 余位新人入职,在北京、上海、洛杉矶、旧金山设有办公室,资产管理那边还有十多人,很快会超过 20 人,到今年底我们会有接近 150 人的规模。但不要忘了,我们不做早期融资和投资,不做针对早期投融资的APP,在国内也不做券商的牌照业务,这 150 人全部是在做FA和投资业务,因此就这两块业务而言,我们在国内新经济投行中从规模上应该是数一数二的。 腾讯科技:你们去年收购了一家美国券商,后来很快赶上了国内限制人民币出境,时机上是不是有些不合适? 王冉:政策永远不可预期,世界上最正确的时机就是你能把你想做的事做成的时机。我们在前年就意识到,未来跨境交易、特别是资本源自中国的出境交易是一个大趋势,去年初又进一步看到中美在很多新兴领域越来越同步,“双主场型”的创业公司越来越多,于是就决定需要在美国有所布局。正好Siemer的创始人想聚焦早期投资,投行业务想出售,我们进去一看,他们有团队、有牌照、在西海岸也有一定的品牌,于是一拍即合。 腾讯科技:收购中遇到什么波折了吗? 王冉:谈判交易很顺利,我们从去年 7 月开始谈, 9 月签约, 10 月在我们的洛杉矶峰会上宣布。当时正好赶上万达、海航连续在美国做了一些并购,美国国内针对来自中国的买家出现了一些担心和排斥的声音,导致监管变严,所以我们拿监管部门审批几乎用了小半年的时间。 腾讯科技:初步看收购的效果怎么样? 王冉:非常好,甚至可以说超出预期。 首先从品牌建设方面看,我们在收购完成后做了英文名称更名发布,今天在美国越来越多的机构可能不知道“易凯”这两个中文字,但它们都知道了CEC Capital。 其次从结果看,从宣布收购到现在也才不到九个月的时间,我们美国团队已经签约和完成了 9 个交易,签单交易额也从我们收购前的两三千万美元迅速拉升到一亿美元左右,甚至还有超过 10 亿美元的大单。我们最近刚刚把一家中国智能硬件公司几亿美元卖给一家美国社交巨头,近期也会宣布。 第三,从覆盖能力看,他们不仅可以为我们找到美国的优质资产把它们介绍给中国资本,也可以帮助我们的ECM扩大覆盖版图,为我们中国的客户对接美国的优质投资人,尤其是谷歌(微博)、脸书、亚马逊那样具有战略价值的投资人以及它们创始人的家族办公室,当然还有一些在中国还比较脸生的私募股权基金、对冲基金和主权基金;不仅可以帮我们投行找到更多客户和交易对家,也可以帮我们美元投资这边找到美国那边具有全球领先性的优质标的。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