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傅盛:企业不要给自己设限,边界是后天长成的
我觉得实体经济的春天要来了,过去我们会说他们“重”,但现在来看“重”反而是一种优势,所以猎豹也必须把软件变成一个真正的实体,把 AI 放在消费者能接触到的产品中,我们肯定会做硬件,未来所有的设备都应该是智能的。 谈全球化:欧美流量贵,东南亚变现差,至于非洲……钛媒体:当下国内互联网公司普遍在海外布局,和猎豹当时出海相比,境况怎样? 傅盛:猎豹抓住了一波最好的互联网国际化的时机。那时候安卓在全球流行,我们是伴随着安卓系统打胜仗。当时美国用户都很便宜,才零点几美金,现在最后悔的是当时没有把钱全砸进去(买流量)。 但今天来看,欧美和中国的问题是一样的,移动互联网不再增长,它的红利已经所剩无几,都要进入精细运营、深度运营和相互激烈竞争的状态,巨头的力量会越来越强。 钛媒体:东南亚、非洲等发展中国家是否有机会? 傅盛:我们在印度、印尼、非洲也获取过大量用户,但是发现他们商业化能力特别弱。 比如印度。我们把去年的利润几乎全投进了印度市场,一天能获取上百万用户,结果发现印度用户一个月愿意掏几十元的都很少,这个国家发展比中国慢不止一拍。 而且在印度、印尼这样的东南亚国家,他们对本地化的属性要求会特别多,就会要求你做成下一个美团,这就需要在本地做非常重的运营。 如果只看用户量的增长,海外的确是会更快,我们有一个在非洲肯尼亚做点对点 WiFi 传输的产品,在不维护的情况下每天还有快十万的获客,但要想把这部分流量变现,只能等非洲国家经济崛起了。 钛媒体:巨头做出海业务会遭遇到什么困境? 傅盛:巨头的问题就是他们内部最精锐的人员一定会打国内市场,派出去的成员(可能是实习生)得到的总部资源又很弱,最后高层得不到想要的结果,也就不再继续投钱。 另外,中国本土市场对创业者依旧有诱惑。不论是操作难度还是收入规模,创业公司去深耕河南一个省,也比去布局海外几个国家要简单。(本文首发钛媒体,作者/苏建勋)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