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和利时邵柏庆:跨越“大工业自动化”的升级
潘英章:说到自动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其实和利时的三大主营业务覆盖了自动化和信息化应用,这又是和利时的独到之处。但当和利时提出“大工业自动化”时,反而颇具挑战性,因为和利时长于过程自动化和项目型市场,而疏于离散自动化的产品市场,和利时想要打造“大工业自动化”,需要如何部署?
邵柏庆: 首先,我们深知,面向产品市场的时候,树立品牌形象非常重要。对于和利时来说,我们会找准目标市场,把市场需求与企业优势相结合,进而做好品牌定位。一方面,我们会通过有效对接,让更多的中小企业了解和利时;另一方面,我们也会与行业和地方开展合作,例如,基于宁波完善的制造业产业基础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去年和利时将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全球总部放到了宁波。借助这些手段,我们可以更快的了解中小企业转型的难点,以及未来双方可以在哪些方面进行合作。 其次,针对离散自动化行业,我们有两个专门的公司关注,目前重点推进的是中医药配药、海底捞配锅机等项目。以海底捞为例,为满足海底捞千人千味道的需求,和利时与海底捞开展了深度合作,共同研发了满足私人订制个性化锅底要求的自动配锅机,实现全流程的自动化操作,真正用自动化改进人们的工作、生活和环境。无论是中药配药还是海底捞,这些都是以前在行业中不存在的方案,我们希望依托于和利时丰富的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与客户一起进行合作,基于现有的工艺,提出新的思路和方案,最终解决行业痛点。 除此之外,“大工业自动化”也对业务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需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才能真正减少客户支出成本,提升效率。因此,为完善“大工业自动化”,和利时积极筹备与之相对应的技术研究,整合资源成立专业的信息安全研究院、智能制造中心等,近期更是并购了一家设计研究院,这一系列举措都是为了帮助传统业务在面向用户需求时,可以提供更为完整的解决方案。
潘英章:有意思,和利时这是在依托自己的项目品牌来做产品市场,更有意思的是,和利时另辟蹊径,把离散智能化应用延伸到了2C(个人消费)领域,都是智慧之举。在和利时的3+1+N战略中提到了工业互联网,面对这样的国家战略,许多包括和利时在内的业界头部企业都已投入其中,和利时的平台进展如何?
邵柏庆: 工业互联网平台是个浩大的工程,因此和利时成立了专门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项目,整合IT、大数据、多方面行业人才,共同推动产品发展。在和利时工业互联网平台成功孵化后,集团率先在企业内部各个团队中使用,先以自己的技术和方案为基础推进自身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升级,实现“3+1”。然后为更多的大中型集团、行业领导者和中小企业构建服务平台,帮助他们实现数字化转型,真正实现“+N”。 融合工业互联网、工业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信息安全等智能制造技术,和利时赋能于用户,促使用户原有生产过程或制造模式的改进、思维模式的转变、组织模式的变革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例如,和利时的“中药调剂云平台”实现了处方管理、调剂管理、质量管理、物流管理等模块的智能化,提高了中药的配药、取药效率,解决了中药的标准化和剂量准确度问题。
人和:管理、人本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