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和利时邵柏庆:跨越“大工业自动化”的升级
邵柏庆: 首先是公共服务方面的体现,作为一家集团化的公司,我们希望各个公司都能够在集团高的品牌起点上进行发展,所有公司都可以共享集团的资源,以低成本享受集团服务,这样他们就可以更加专注于本身的业务工作。例如,和利时将在慈溪打造智能制造生产服务基地,这是由集团统一规划的智能制造样板工厂,未来将向全世界开放展示。 其次是基础技术的研究以及国内外的合作,集团成立了相关的研究院,邀请国内外大的研究院所、高校进行战略合作,实现与和利时业务相关的基础研究以及其他超前技术的研究,集团内各公司可以共享技术研究成果。 最重要的是和利时一直以来都在贯彻“以人为根本”的管理理念,视企业业务增长与人才工程建设并重。此外,公司不断的发展壮大,不断在细分领域设立专业公司,也为员工个人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更广阔的舞台,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给专业的团队搭建独立核算的创业平台,使员工的能力得以最大化的施展,这也是我们管理企业的一种有效方法。
潘英章:过去,和利时取得了目标市场和产业界的领先地位,同时也成为了一家公众公司。未来,您希望将和利时打造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企业?
邵柏庆: 首先是要有良好的社会形象,对内要对员工好,对外要有社会责任,我希望和利时在方方面面的社会形象都能够以合理、合法、合乎道德的方法稳步发展。 其次,要根据政策导向丰富产业结构及业务范围。近年来,国家对关键领域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要求越来越高,和利时已提前布局,并通过信息安全研究院逐步实现产品和技术的自主可控、安全可信,为用户提供工业信息安全的整体解决方案。针对国家大力发展的节能、环保、大健康产业,我们成立了智慧能源公司,发挥和利时多年的研发实力和产业理解,从自动化角度出发,对行业进行深入探索,致力于让和利时成为引领产业发展的标杆企业。 最后,我希望和利时更具国际化的竞争优势。在和利时成立之初,国内自动化行业以进口产品为主,随着我们多年在技术自主化研发上的不断探索,已逐渐改变了大型火电、核电、高铁、化工与石化等领域被国际大公司垄断的竞争格局。另外,我们的友商都是一些百年以上的国际企业,这决定了和利时想要生存,就必须追求世界品质,与国际一流企业对标,为用户提供高标准、高质量的产品与服务。在和利时海外业务规模、新技术融合进一步大幅度提升的未来,我希望和利时的海外营收可以达到整体营收的50%,真正学会“两条腿走路”,成为名副其实的跨国企业。
视点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