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力都没有,就别谈什么升职加薪了吧
例子1:很多产品助理或者经理在做产品的竞品分析的时候,会习惯性把竞品分析做的很大、很全,看似对比的角度很多,但其实很有可能在自 high 。有关于这个,之前也写过文章,要看可以看一下:你以为你以为的“竞品分析”就是你以为的吗? 例子2:很多运营人员天天做活动,月月做活动,年年做活动,但是你去问,这个活动是用来干嘛的,是拉新?是促活?还是品宣?可能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回答的清楚的,这个也写过一个角度:产品经理瞎扯活动运营最忌什么… 为了做而做,看似在做,但是显然,都不知道为什么做,怎么会做的好呢?更有可能的是,成为一种“三废”垃圾:废时、废力、废资源。 2. 做的越多越好 这个嘛,经常玩 App 的童鞋很容易就会发现一些此起彼伏的现象:原本方向明确、用户友好的“小清流产品”,过一段时间再打开,陡然变成了方向不明确、用户不友好的“大杂烩产品”。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很大情况下就是团队做的太多:
什么火,什么热,反正我是百搭,我啥都做!做做做! 哎?什么?你们不做?那要你们干嘛?你们每天这么闲! 以上肯定是夸张了的啦,但是工作中确实会有很多人觉得我不能看起来没在做事呀,还是再弄点新需求出来吧,还是想想把现在的设计风格改了吧,不然改个交互也可以。 如果这么怕自己没东西做,那就去多去用户群混一混、多去分析分析现有数据、多去看看竞争在干嘛、多去看看市场在干嘛… 可以做的事情太多,不要只倒腾手头上的那么点小空间。 3. 做的越快越好 又要举例了:
…… 以上这种场景一点儿都不少见,你要是多问些为什么,保准很多人根本答不上来,然后开始怀疑自己做的东西是不是垃圾了。
欲速则不达这种老道理,虽然真的有点鸡汤味,但真的是很对的。 4. 做完就完了 哎哟哟, 这个实在是太高频到被大家习以为常的行为: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