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网站设计系列——购物车营销功能设计思考
解决方案:个人有一个很不成熟的想法,是否可以以“用户购买时间”作为间隔点,用户购买此商品后 6 个月内,不再给用户推荐特征相似或功能相近的商品,当然仅限于“掌柜热卖”和“猜你喜欢的”。反复推荐我暂时并不需要的商品,我真的很不喜欢啊,管你是不是热卖咯。 嗯,虽然问题是摆出来了,但我相信天猫的同学应该都有想到这个问题。至于问题为啥一直存在,我想总归是有背后的业务背景和某些不可知原因的。毕竟, 任何不谈业务背景的需求分析,都是耍流氓。 问题2:一眼看过去,国内大部分电商网站都做了类似的营销功能,而且从最早期比较单一的“猜你喜欢”或“你还想要买”功能横向拓展到现在的 4 个Tab。 为了提升购物车页的营销转化,提高客单价和网站GMV,以及网站整体的PV、访问时长等数据。网站可谓是才华横溢费劲了心思。虽然页面内容变得更冗余,但也无可厚非。钱嘛,多多益善。 但是我们要冷静下来认真思考一下,有多少电商网站是为了做而做,看到别人家做了这个功能,自己要是不跟上脚步也设计一个类似的功能似乎就落后了。 燃鹅,基于用户喜好数据进行的商业智能推荐,它至少需要满足以下 3 点: 1.拥有海量的用户数据,足够支撑起商业智能推荐的用户数据这一基础和核心; 2.拥有强大的用户模型构建能力,能够进行用户分类管理,构建用户喜好模型,在此基础上能够持续进行精准化运营; 3.协同过滤算法技术较好,推荐给用户的数据精准度较高(个人认为至少 80% 吧。) 问题3:商品推荐其实可以说是一个商品聚合页面,将用户过去某段时间内浏览或收藏过的商品统一展示出来,唤醒用户记忆--“咦,原来我以前还看过这些商品啊,这个好像还不错,买了吧。” 但是,购物车环节非常重要,一般而言,用户既然已经来到了购物车页面,说明他的下单购买意愿已经非常强烈了,最重要的是让用户尽快完成点击“去结算”这一关键操作。那么在这个页面进行商品推荐,会碰到两个问题: 1.造成用户从购物车蹦失,看着看着可能就忘记下单支付了; 2.延长了用户的整个购物时间,也许看到最后也没有看到更多心怡的,最后还是只能乖乖地购买一开始选择好的商品。这与互联网提升用户效率的原则是相悖的,其实也说明了一点--并非用户在网站的访问时长越长越好。个人认为应当是单位时间内的“有效访问时长”。 当然,这就涉及到网站销售目标与用户体验之间的权衡利弊了。 总体上来说,虽然对用户体验多少会有损伤,但网站销量的提升带来的价值应该能够弥补上这部分损失的体验,而且根据用户的数据和反馈显示,应该也不算差。 最后 不管是猜你喜欢,还是最近浏览的,从本质上说都是智能推荐。既然是智能推荐,必然人为干预因素很少,甚至完全没有人工处理的余地,完全由机器和算法完成这部分工作。 从目前的技术水平来看,要做到 100% 完全精准,命中用户购物喜好,还是略微有点难的。但是咱们既然要做,就要努力把它做好做全面一点,提升“智能化”。 而不是打着智能推荐的旗号,实则做的是人工商品推广。这就比较尴尬了。毕竟你推广的商品,如果跟用户没有一丁点关系,用户是不会买账的,他只会觉得你烦。 在这里,笔者斗胆给大家两点小小的建议: 1.先想清楚为什么要做,比怎么做更重要。 2.尝试着用“创造价值--传递价值--获取价值”的思考路径来分析解决问题。哪怕你思考了完全不符合用户场景却也必须要做某个功能,这样的思维方式也是颇有好处的。 感谢看到这里。 本文完。 | 关于作者: 卿宗伟,一名法学专业毕业的产品经理。专注于探索电商和移动社交领域的产品设计与用户体验。 笔名:#十三#,同名公众号:#卿宗伟#,主业扯犊子,副业聊骚。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交流。 注:相关网站建设技巧阅读请移步到建站教程频道。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