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西安站长网 (https://www.029zz.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建站 > 正文

生鲜电商残酷:淘汰创企,阿里京东谁能笑到最后

发布时间:2017-09-27 07:20:09 所属栏目:建站 来源:财经杂志(北京)
导读:副标题#e# 全网营销推广 A5营销双节大优惠 (原标题:生鲜电商残酷淘汰赛:巨头打响持久战,创业公司夹缝求生) 2017年9月12日,上海,盒马鲜生门店。一名工作人员挑拣线上订单的商品。图/视觉中国 房宫一柳 刘一鸣 |文 宋玮 |编辑 生鲜电商是个大生意。中国

  最终,所有对后端的投入都将形成壁垒。“生鲜电商在前端的单量,将拉动后端冷链物流和供应链的成长,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如果只是买流量拉日活冲单量而获得下一轮融资,其实是投机。”易果联合创始人金光磊对《财经》记者说。

  上游农产品品牌化带来的溢价和用户黏性,下游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最终塑造了生鲜电商的竞争力。但两者都是极其烧钱、短期无法回本的投入。

  

生鲜电商残酷:淘汰创企,阿里京东谁能笑到最后

 

  巨头鏖战

  阿里形成“天猫生鲜平台+易果生鲜+安鲜达+盒马鲜生”为主的排兵布阵,而京东以自营生鲜为中心,正向在更多方向拓展

  生鲜电商被普遍认为是电商领域最后一片蓝海。

  美国电商发展历史显示,在亚马逊和Ebay体系下,其他品类的垂直电商几乎失去生长空间。而唯独生鲜电商市场有万亿元规模,且巨头难以形成垄断——亚马逊生鲜O2O业务(AmazonFresh)已经做了十年,仍不温不火。

  吴海燕认为,生鲜B2C是仅存的还没有被电商巨头充分渗透的万亿元行业。这意味着,这个依托亚马逊模式发展的行业,未来也会诞生下一个亚马逊。

  因此,从电商巨头,创业公司,再到线下生鲜O2O超市,明知举步维艰仍有人前赴后继。谁的赢面更大?

  综合来看,电商巨头已成行业主导。天猫与京东均在生鲜品类上修筑战壕,流量优势和投入实力都并非创业公司可比。

  刘强东曾在2015年宣布与阿里全面开战,尤其要在生鲜上重点出击。2016年1月,京东商城生鲜事业部成立。生鲜被京东视为实现万亿元净收入和万亿元市值的弹药库,京东派出了强将掌舵。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商城生鲜事业部总裁王笑松是京东的功勋战将,曾带队3C事业部,将京东3C品类做到全国第一。

  与此同时,从2016年到2017年,天猫超市戏剧性地经历了先降级后升级——前天猫超市总经理江畔下课,猫超被降级;而天猫大快消负责人靖捷接管后,猫超又得升级。“目前,所有快速消费品业务线都为天猫超市KPI负责。”一位天猫人士告诉《财经》记者。但目前,天猫超市生鲜的入口权重和事业部层级都没有京东放得高。

  2017年双方不遗余力地为生鲜业务输血。阿里目前已布局所有模式,形成“天猫超市+易果+盒马鲜生”为主的排兵布阵,而京东以自营生鲜为中心,正向更多方向拓展。

  双方都继承了各自平台的特有优势。阿里与京东生鲜打法上的差异可以分别用“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和“多、快、好、省”来概括——前者在消费者体验之外,更侧重平台型全产业链布局;后者希望在消费者体验上做到极致。

  天猫大快消事业组负责人靖捷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屡次提到服务天猫平台上的商家。他称希望天猫超市带给消费者和品牌商家的是组合拳——安鲜达和整个天猫体系能为商家提供更加完善和经济的服务,最终让消费者对自营和第三方商家购买感受无差异。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