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西安站长网 (https://www.029zz.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建站 > 正文

大脑升维:人工智能浪潮下的适者生存之道

发布时间:2019-04-28 06:52:46 所属栏目:建站 来源:袁劲松老师
导读:副标题#e# 各种新颖的人工智能技术将如远古传说的洪荒大水一般迅速淹没整个社会,摧毁改变旧世界的边界坐标,这一方面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大机遇,另一方面也会带来难以想象的大风险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一切都在速生,一切都在速朽! 我

在古代,人类是在低维尺度上竞争头脑智慧的,所以长寿者即智者,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因为经历的多了,自然也就见多识广,遇到难题能给年轻人有效的指导。到了近代和现代,人类是在中维尺度上竞争头脑智慧的,能识字会读书,知识广博的人就是智者,所以大家疯狂追求高学历,比拼谁拥有的知识更多。一般情况下,大脑三维是综合发挥作用的,通常有经验的会胜过没有经验的,知识多的会胜过知识少的,但也会存在少数反例,比如有些文盲比知识分子更智慧,有些人书读得越多越呆板愚钝等等。这种反常情况如果追溯本源,就会发现都是高维尺度上的智能反转造成的。

发明大王爱迪生曾说: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但假如没有那1%的灵感,99%的汗水都会白费。

同理,假如没有1%的智能,99%的经验或99%的知识,也都会白费。如果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解说,即一公斤花粉能否变成1滴蜜,关键在于你是狗熊还是蜜蜂。

以罗辑思维为代表的各类知识型APP是很不错工具,它们挖掘了现代人工作忙,没有时间读书的商机,大大节省了人们读书的时间,让搜集花粉的效率变得更高。如果说过去你是十天读一本书,现在借助这些APP你可以1天读取二十本书的精华。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果你是狗熊,搜集到的花粉再多也变不成一滴蜜。在过去知识短缺的时代,大家比拼的是谁搜集的花粉更多、品质更高。不过在知识信息大爆炸时代,聪明的人早就开始悄悄竞争升级,转向修炼头脑高智能而不是搜集更多的知识信息。前两天在深圳脑客联盟里看了一位网友转发的纪录片,讲的是哈佛大学几个大学生做了一个东西方学习文化差异性的调研课题,其中有一个细节让我很震惊,在以色列的图书馆里,大家不是在静静地阅读,而是两两结对辩论式读书。这是典型的智能修炼模式,书籍所起的作用不过是激发话题和灵感的媒介,大家的主要精力放在思想输出的训练上,而不是知识信息的输入上,这样的大脑修炼速度在中维知识层面上是“慢”的,但在高维智能层面上是“快”的。

高手读书是为了“酿蜜”,常人读书是为了“积粉”,修行目标不同,境界高下立判!

“30%灵感+70%知识”的头脑VS“1%灵感+99%知识”的头脑,孰优孰劣,孰胜孰负?

需要强调一点,我从来不是一个知识无用论者,恰恰相反我的阅读量,以及对新知识技术前沿的关注,要远远超过一般人。之所以要在此郑重提醒大家“远离”知识,升维大脑,是因为人工智能危机留给现代人的转型时间不多了,2019年它对传统社会的破坏力将在各个领域全面展开,但这仅仅是初显“獠牙”,一般人还有3-5年的准备期,在这段有限的时间里,如果不能迅速转型变身,从狗熊变为蜜蜂,那么读再多的书也“无用”。

为了更深刻认知这一点,我们先来看看高智能的三个公式:

机器脑高智能=低级算法+大数据+超级快运算力

人类脑高智能=高级算法+小数据+普通慢运算力

(机器脑+人类脑)高智能=高级算法+大数据+超级快运算力

对比这三个公式,我们不难发现人类的优势在于其头脑的高级算法,也就是高级逻辑思维,而不是拥有大数据,如果和机器脑比拼知识信息数据拥有量,那纯粹是自寻死路。

也许有人会反驳,那我们就不多读书了吗?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