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西安站长网 (https://www.029zz.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建站 > 正文

企业使用数据库的12种姿势

发布时间:2019-08-20 04:14:01 所属栏目:建站 来源:宜信技术学院
导读:副标题#e# 数据库,作为IT系统的基础类软件,发挥着非常巨大的作用。那么企业在使用数据库时,有什么样的方式可以选择?不同方式又各有其什么特点呢?本文将从使用方式、适用场景、未来发展、成本因素(人力、财务、时间)及风险点等多角度分析十二种情况(前六

但这种方式一般企业无法自己独立运维,需要借助第三方公司的商业支持。对数据库的企业级特性有较高要求,但原生开源数据库又无法满足的情况。对于短期内有去除商业数据库的需求场景,非常适合。随着国内对开源数据库使用水平不断深入,有越来越多的此类初创型企业出现。非常看好这种模式的未来发展。

成本因素

人力成本,主要来自于第三方服务,总体不高。财务成本,主要看方案情况,差异较大。时间成本,可视同纯商业方案。

风险分析

  • 技术风险:定制化部分不开放,企业不可把控;此外,原生开源的版本变化,可能短期无法适用到方案中
  • 人员风险:受厂商技术人员技术能力水平影响很大,需要认真评估。
  • 转型风险:受限于方案,存在一定转型的风险。

方式6:私有云 + 云化服务

最后一种企业私有化部署方案,是一种云化折中方案。受限于一些特殊国情,有些企业无法直接使用公有云,但又急需类似公有云的平台能力。因此,某些云厂商或数据库厂商提供了一种私有云化部署方案。可简单理解为将云搬回家。

过去有种说法,说私有云会逐步萎缩,公有云会一统天下。但从近两年的国内云市场发展来看,私有云的发展速度某些指标甚至超过公有云。当我们现在大谈”toB”市场成为下一个蓝海时,这种模式也是toB服务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方式,适合于大型企业,长期看好。

成本因素

从成本角度来看,人力成本投入不大,主要取决于厂商人员投入。财力方面,虽然相较于大型商业解决方案,有一定的成本优势,但优势不甚明显。时间成本上,也要长于传统方案,毕竟这不是单一技术平台的更换,而是涉及到Iaas、Paas等诸多层面。

风险分析

其风险点除了在财力方面,更多是考虑在对厂商的技术依赖性。相较于传统方案,这种方式的依赖性甚至更高。厂商一般提供很好的私有云,及对应其自有公有云的打通方案;但对其他公有云或企业自有平台,则较难打通。

方式7:裸云 + 开源数据库 + 自主服务

这是一种上云使用的初级阶段,企业仅使用云的Iaas部分,其余均自建。这种方式可充分利用公有云带来的弹性优势,将企业原有的技术积累延续到云端。对于企业来说,这种方式也是最为“平滑”的,甚至应用可以不做更多感知,仍然像使用企业内部IT资源一样,使用公有云资源。很适合于有多云、跨云需求的场合。但缺点是无法利用云厂商技术能力带来的附加值。

成本因素

从成本角度来看,企业可做到”最优”。仅使用裸机的情况下,完全可以按”价低者得”的策略,优化选择。在一定规模情况下,公有云还是有其价格优势,何况还可以充分利用弹性能力,动态缩减,根据企业发展随时调整IT投入。人员方面,与企业自主运维变化不大。时间方面,因为底层交付速度的提升,还是有一定的提高。

风险分析

风险不大,仅仅是依赖公有云底层,很容易迁移到其他云厂商或迁回自有。

方式8:裸云 + 商业数据库 + 第三方服务/自主服务

这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情况。企业选择将商业数据库,构建在公有云上。但其没有选择云厂商提供的,而是自主构建或选择第三方厂商协助完成。这往往是一些中小型的企业,其规模不足以支持私有化部署,而应用又依赖于商业数据库产品。企业想要充分利用云的弹性,因此组合出这种使用方式。

成本因素

财务成本来说,主要是针对基础设施层面,会较自建有所节省。人力、时间方面,差异不大。

风险分析

风险在于,某些商业数据库针对云场景的不予支持,企业有一定技术风险。要么有比较强大的自主技术能力,要么依赖于第三方服务厂商。

方式9:云数据库(开源) + 云平台服务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