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华为计算战略:十五年研发下苦功,三年连发10芯加速
这也是华为将基础研究作为整体计算战略关键组成部分的原因,最具代表性的成果,就是华为自研的达芬奇架构。 ![]() 未来,华为的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创新,打破能效墙、打破散热墙、打破优化墙、 打破内存墙、打破高速IO墙,进一步释放计算潜能。 总之,在华为看来,计算产业已进入架构创新的黄金时代,充裕、高性能、多样性、绿色、触手可及的算力将是智能社会发展的动力。 这需要更高性能的芯片做支撑,但仅仅依靠芯片还不够。 在整个华为计算战略中,芯片只是一部分。 解读华为计算战略:硬件开放与软件开源 整体来看,华为计算图景可以归为“一云两翼双引擎+开放的生态”。 ![]() 其中一云,是华为云。 这是华为计算的核心输出途径——芯片不直接对外销售,以云服务和部件的形式面向客户,优先支持合作伙伴发展整机。 双引擎是指“鲲鹏”与“昇腾”。基于此打造芯片簇,构筑异构的计算,是华为计算战略的基础也是主要动力来源。 ![]() 两翼则是智能计算业务、智能数据与存储业务,是计算的商业模式和直接应用场景。 开放的生态,则是整个华为计算战略的“点睛之笔”,也是今年华为全联接大会的重头戏。 这一方面,主要分为硬件开放和软件开源两大部分,目标是使能广大的合作伙伴, 形成一个开放的产业生态。 ![]() 硬件开放 如何落地?具体到商业模式上,是基于芯片等对外提供主板/SSD/网卡/RAID卡/Atlas模组和板卡,优先支持合作伙伴发展服务器和PC等计算产品,以及自己的品牌。 华为也在全联接大会上表示,其TaiShan服务器以及华为终端的PC机,聚焦做高端和内部配套,条件成熟时,将停止TaiShan服务器的销售业务。 在全联接大会上,除了Altas,华为也发布了以下硬件新品: 鲲鹏主板,用于快速开发服务器和台式机产品。采用 xPU高速互联、多合一SoC、100GE高速I/O等关键技术,不仅搭载鲲鹏处理器,还内置BMC芯片、BIOS软件。与此同时,华为也将开放主板接口规范和设备管理规范。 ![]() 通用服务器TaiShan系列 ,号称“最强算力”的通用服务器。具备至少64核、8个内存通道、PCIe 4.0、多合一SoC、xPU高速互联、100GE高速I/O等六个特征。 而且,面向数据中心分布式演进需求以及边缘计算需求,华为还提供了存储密集型、计算密集型、边缘计算等多款服务器产品。 (编辑:西安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